互聯網為中國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難得機遇,中國必須也可以在世界互聯網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要真正做到互聯網“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各國互聯網的管理應體現平等原則,加強網絡安全的合作并共同發展互聯網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讓浙江烏鎮為世界知曉。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詞強調,“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同時,互聯網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迫切需要國際社會認真應對、謀求共治、實現共贏!
據統計,中國擁有超過6.3億網民,社交端口同時在線人數突破2億;全球互聯網公司10強中,中國占了4家;去年中國網絡零售交易額大約1.85萬億元,超過美國居全球首位。單就日常生活來說,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虛擬社交、網絡金融、手機打車等,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
互聯網為中國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難得機遇,推動了中國進一步與世界融合,中國必須也可以在世界互聯網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此次互聯網大會的主題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這既是中國也同樣是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F在,除了IPV4向IPV6過渡等技術問題外,全球的互聯網已基本實現了互聯互通,下一步需要重點發展的就是“共享”和“共治”,即每一個人都能夠平等地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益處,每一個國家都能夠平等地對互聯網實施管理。但時至今日,互聯網仍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首先,互聯網監管存在國際霸權。雖然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基本實現了互聯互通,但依然存在著人為設置的阻礙,甚至網絡霸權。例如部分國家憑借對域名等資源的壟斷以及爭端機制的掌控,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和速度。個別發達國家以國家安全名義實施的全球性信息監視項目,更是對互聯網主權的侵犯以及個人隱私的踐踏,已影響到世界信息的自由交流。
其次,互聯網應用面臨安全威脅;ヂ摼W的開放性、隱匿性、技術性強等特點,使其容易成為滋生不法行為的溫床。例如網絡詐騙、黑客攻擊、網絡盜版等犯罪行為,不但受害人難以發現、難以取證,甚至政府部門也常常面臨著監管難、查處難等問題。而隨著互聯網與每個人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犯罪行為可能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大,一旦某個網絡應用的密碼被黑客破解,其他網銀、信用卡等信息都可能失守。
再次,互聯網交流存在著盲目性。由于互聯網快速傳播的特性,公眾的“羊群效應”可能被加倍放大,從而被部分別有用心并具備技術、資金、人脈優勢的人或者組織所利用。例如通過微博發布不實信息、刷粉絲數、刷淘寶網等級等均已不是新聞。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廣泛使用,無意或者有意地泄露個人隱私、散布謠言等情況也愈發普遍。
筆者認為,要真正做到互聯網“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力。第一,各國互聯網的管理應體現平等原則。世界各國應本著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原則,求同存異,平等協商,將互聯網的平等管理與各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不將自身價值標準和意識形態強加于人,不以互聯網的開放性為理由向其他國家強行施加政治訴求。
第二,各國應加強網絡安全的合作。各國政府應緊密合作,對互聯網加強監管,共同打擊網絡恐怖主義、網絡色情、網絡盜版等問題,以避免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特點躲避監管和處罰。中國也應通過法治手段對互聯網加強管理,同時注意規范政府的行政行為,以利于與國際標準接軌,樹立中國的良好形象。
第三,各國應共同發展互聯網。雖然互聯網在全球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待挖掘的潛力依然很大;ヂ摼W金融、互聯網醫療、跨境電子商務等都亟待開發,可能更加深刻地改變中國乃至世界的面貌。特別是互聯網與其他領域、跨學科的交匯和碰撞,例如互聯網與遠程觸覺、遠程味覺的結合等,可能成為未來的“明日之星”。因此,應加強各方面、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在技術、管理經驗、發展模式等方面取長補短,實現共享共治、互利共贏。
[ 責任編輯: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