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微微卷曲的頭發,兩鬢已露出銀發,個頭不高,略顯滄桑的臉龐在一身合體的藏裝映襯下顯得格外精神——他就是拉旺,林芝市米林縣派鎮多雄村的致富帶頭人。近日,記者來到拉旺家中,聽他講述了這些年發生在多雄村和他身上的故事。
記者見到拉旺時,他正在自家的家庭旅館里整理床鋪,等待旅客的到來?吹接浾咭恍,拉旺滿面笑容地帶領大家參觀干凈明亮的客廳。整齊排放的藏式方桌上擺滿了各式新鮮水果、卡塞(一種藏式食品)和飲料,色彩鮮艷的卡墊坐上去柔軟、舒適,電視、音響、冰箱等家電一應俱全……倒上醇香的酥油茶,拉旺坐在一邊,開始接受記者采訪。
1969年,拉旺出生于米林縣派鎮的小山村里,在兄妹六人中排行老三。由于家庭人口較多,十幾歲時,拉旺就輟學回家,在父親的帶領下,用幼小的肩膀托起全家人的生活重擔,即便這樣,全家人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派鎮位于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入口處,是通向墨脫的必經之地?恐乩韮瀯,多年來,派鎮成為墨脫人外出采購、運輸生活物品的中轉之地。正因為如此,派鎮人自古就有往來墨脫當背夫的傳統。
上世紀90年代初期,拉旺在村里其他人的帶領下成為一名背夫。
“當時,大家在路上都是排成一排,前后照應著走。一路上‘嘿嘿’的號子聲連綿不絕,要是誰的號子斷了,回頭一看,準是掉到崖下去了!崩f。
“只有親身體會過背夫的生活才能了解背夫的艱辛,那種感受,真是用語言無法形容!辈恢螘r,拉旺的眼中已布滿淚水。
那時候,雖然拉旺年齡小,但背的東西一點都不比大人少,每次都背著七八十斤重的貨物,貨物裝在毛竹筐里,裹上塑料膜,用繩子固定到身上,一根繩子攬住貨物,一條帶子攬在額頭上。另外,他還要趕馬,讓馬馱著一百多斤的貨物和自己一同前進。到達墨脫最少也需要五六天,途中要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多雄拉山,如果遇到雨雪天氣,隨時都可能發生雪崩,而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墨脫山區,螞蝗隨時準備著吮吸新鮮的血液。餓了,拿出隨身帶的糌粑吃幾口;渴了,揀點樹枝煮點酥油茶;困了,靠著山石或者大樹打個盹;孤獨或者想家時,就扯著嗓子吼幾聲……
拉旺背夫的生涯,持續了將近十年。
現在,拉旺已經不當背夫了,依靠黨的好政策和自己的努力,他家的生活越來越好。2000年,拉旺找準商機,從銀行貸到低息貸款10萬元,自己拿出5萬元的積蓄,買了一輛卡車開始跑運輸,他也成為多雄村第一個跑運輸的人。沒幾年,不光還清了貸款,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積蓄。
如今,拉旺已是村里的“大戶”!拔壹业募彝ヂ灭^有20多個床位,另外還有一輛大卡車和100多頭藏香豬,現在的日子舒服著呢,比當背夫強多了!崩呛堑卣f。
在富而思進道路上越走越遠的拉旺并沒有忘記鄉親們,他熱心為村里的貧困戶出致富點子、找增收門路,讓大家一起發家致富。2004年,拉旺被群眾高票選舉為多雄村黨支部書記。在他的帶領下,全村群眾修道路、水渠、草場圍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的收入由原來的3000元增長為現在的9000多元,全村還有7輛東風卡車和8輛小轎車,幾乎家家都開辦了家庭旅館。
從最初迫于生計打零工、當背夫,到現在擁有一輛大卡車、1家家庭旅館、100多頭藏香豬,年收入10多萬元;貞浧疬@些年來的點點滴滴,拉旺,這位46歲的漢子,臉上顯現出的不僅有對艱苦創業的深刻記憶,更多的是對改革開放政策和自治區成立50周年來我區社會經濟取得巨大成就的深切體會!20多年來,我脫貧致富的經歷是和自治區成立50年來發展變化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崩f。
在采訪的最后,拉旺充滿期待地告訴我們:“現在的生活是歷史上最好的時候,我們將以旅游發展促進全村經濟發展,并把多雄村納入米林縣旅游大環線中,迎接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帶領更多的群眾脫貧致富!保▌⒂癍Z 張曉明 王雅慧 王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