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寺(資料圖)
清晨,彩霞映射的光芒照耀在獨樂寺中,條條斑瀾的光柱從觀音頭頂拋下,與閣內長明的燭火之光耀映閃爍,為大佛、古閣罩上一層神秘的色彩,使其愈發神韻生動,引人遐想。由此,獨樂寺便產生了意境深遠的名字--“獨樂晨光”。
以“三最”而著稱—獨樂寺是我國古代大型木結構高層樓閣式建筑的代表作,也是古代彩塑藝術精華的生動體現。1961年,馳名中外的獨樂寺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一批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獨樂寺坐落在薊縣城內西街,坐北朝南,由山門、觀音閣和東西配殿組成。整組建筑布局得當,主體突出、巍峨雄壯,莊嚴瑰麗。
獨樂寺又名大佛寺。獨樂一名的由來,眾說各異。有人認為,觀音閣內巨大塑像的內支架,即為一株參天矗立的杜梨樹,獨樂以杜梨諧音得名。有人認為,寺中觀音獨以普渡眾生為樂,故名。而縣志記載則云:“獨樂寺為安祿山誓師之地,蓋安祿山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故爾命名之!豹殬匪碌膭摻捌涑ū,目前已無文獻可考,據傳始建于唐初,F存獨樂寺的主要建筑,是在遼圣宗統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的,至今已重建1000年有余。
獨樂寺在我國建筑史上以“三最”著稱。第一“最”:寺內觀音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高層樓閣式建筑;第二“最”:閣中觀世音菩薩塑像,是我國現存的最大古代泥塑之一;第三“最”:寺中山門帶鴟尾飾物的屋頂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廡殿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