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樓俯看“團團”“圓圓”的室內生活區(12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趙博攝
12月18日,臺北縣深坑小學的小朋友排隊進入館內參觀。新華社記者 趙博攝
新華網臺北12月18日電(記者趙博 陳斌華)翠竹掩映在假山、流水間,墻面繪著雪山、森林和江河圖案,整個展館綠意盎然、生機勃勃。這就是大陸同胞贈送給臺灣同胞的大熊貓“團團”“圓圓”近期抵臺后就要入住的新家——臺北市立動物園新光特展館。
18日,園方首度開放特展館供媒體深入探訪。走進“團團”“圓圓”的新家,記者的第一個感受就是:好大、好漂亮。無論是大熊貓嬉戲玩耍的展示場,還是游客駐足觀看的大廳,都寬敞明亮。各種喬木、灌木搭配翠竹,營造出濃濃綠意,讓人仿佛置身大自然。解說牌、招貼都以綠色為主色調,電梯門、周邊墻壁也被刷成綠色,上面繪著大熊貓、臺灣黑熊等珍稀動物的頭像。
特展館投資超過3億元新臺幣,建筑面積5500多平方米。一層為主題展示區,是“團團”“圓圓”跟游客見面的區域,分為室內和戶外兩個區塊;二層為游客服務中心,提供紀念品售賣和餐飲服務;三層是會議室、貴賓區和義工辦公室;四層是機房。
室內展示場共有兩個房間,面積分別是254平方米和210平方米。屋內植被蔥蘢、流水潺潺,墻面彩繪“團團”“圓圓”故鄉地貌:雪山聳立、森林茂密、江河奔流,每個細節都似乎要慰藉它們的思鄉之苦。
房間頂部的空調管道被彩繪上藍天白云圖案,每隔幾米就有一個通風口。工作人員介紹說,空調設備能夠保證室內展示場在夏天保持18℃-22℃的恒溫,并把濕度控制在60%-70%;冬天則采取自然通風,溫度高于22℃時才會以空調調控。
戶外展示場面積765平方米,主要模擬大熊貓的生活棲息地,草坪寬闊,并以濃綠喬木構成背景,還有大小石塊及水池,提供攀爬、遮陰的設施。游客可以隔著防霧玻璃,清晰地看到“團團”“圓圓”活潑可愛的模樣。
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葉杰生說,為了讓“團團”“圓圓”安靜快樂地生活,特展館的玻璃使用4厘米厚的隔音材質,防止游客大聲喧嘩驚擾它們。同時,也會張貼告示,提醒游客輕聲細語,拍照時不要使用閃光燈。
“團團”“圓圓”到臺灣后,食物將以本地產的桂竹為主!拔覀兇蛩惆丫G竹筍作為‘團團’‘圓圓’的生日禮物,臺灣產的竹筍十分鮮嫩,并富含水分!比~杰生風趣地說,“不過平時它們不能吃太多綠竹筍,因為那樣會變得太胖!
臺北市政府預定于23日將“團團”“圓圓”接到特展館,隨后進行封閉適應。經過一個月左右的適應和調整后,“團團”“圓圓”可能在春節前后正式亮相,與盼望它們已久的臺灣同胞見面!皥F團”“圓圓”的新家,屆時將成為臺灣最熱門的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