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5月14日消息(本網記者趙仕芳)今天下午,省政府舉行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專題講座。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為聽眾詳細解讀了國際旅游島建設,來自省相關廳局負責人及部分旅游企業負責人聆聽了講座。
據介紹,2001年12月,遲福林及其團隊便撰寫了《建立海南國際旅游島框架建議》。2002年6月,中改院根據2001年的框架建議繼續深入,撰寫了《建立海南國際旅游島可行性研究報告》。作為國際旅游島概念的首創者之一,遲福林表示,海南建立國際旅游島是走向大開放的必然選擇,也是海南走特色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
今年4月,海南省政府便正式啟動《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行動計劃》,計劃在未來幾年里,對外實行“免簽證、零關稅、放航權”等旅游開放政策,通過構建世界旅游市場的便捷通道、加快推進旅游要素的國際化改造、構建國際化的服務保障體系、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創新旅游管理體制等措施,努力用20年左右的時間,把海南全面建成國際化旅游島。爭取做到2013年,入境游客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數的10%以上;2018年,入境游客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數的20%以上;2028年,入境游客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數的30%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熱帶海島度假休閑勝地。
在會上遲福林說,要建設國際旅游島,海南就要加快推進旅游產業的全面開放進行,繼續落實擴大免簽范圍,全面落實航權開放政策,加快引進國際旅游組織和酒店管理集團,加快建立免稅商店,加大國際旅游市場的開發力度。但同時他也表示,建立國際旅游島并不是意味著單個旅游業的開放,而是一個綜合工程,海南應以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為重點實現全面的產業開放,在推進旅游產業對外高度開放的同時,加快推進相關服務業的全面開放,包括金融保險業、電訊業、教育、醫療服務、會展業、娛樂業、商貿業等。
而對于海南要建設國際旅游島,到底首先應該要做什么的問題,遲福林表示,加快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進程的第一工程,就是要全力推進國際旅游島行動計劃,制訂實施國際旅游島的綜合改革計劃,包括資源整合及體制改革、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相關立法等,同時還需要制訂實施生態旅游島行動規劃,全力推進國際旅游島的市場環境、社會環境建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