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富春山居圖》在臺北合璧展出一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著名畫家程振國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表示,大陸美術界希望臺灣方面收藏的珍貴書畫作品也能來大陸展出交流。他并呼吁,兩岸要把中華情結放在首位,這樣任何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晚年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圖》,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它在距今360多年前被燒成兩卷,前段《剩山圖》上世紀50年代后存于浙江省博物館,后段《無用師卷》1948年底運到臺灣后一直被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程振國介紹,《富春山居圖》的藝術水平屬于上乘,加之畫作本身的傳奇經歷,因而使得大陸美術界非常關注此次合璧展出。
他也表示,《富春山居圖》這次合展在華人界也是一件非常有影響的事情,因為除了藝術色彩之外,還有“民族和諧團結的因素”在里面。
此次《富春山居圖》在臺合璧之后,大陸美術界也期盼臺灣的珍貴書畫也能到大陸來展出,實現互相交流。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遼寧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著名國畫家宋雨桂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就這樣說,兩岸的老百姓都應該同等地享受“對美的享受,對歷史的懷念,對藝術的陶醉”。
由于臺北故宮內的一批珍貴文物屬于“限展文物”,不能出館,因而大陸文化界一直無緣一睹真容。
程振國以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北宋著名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為例介紹,“其實我們美術界很渴望看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這幅畫在大陸的出版物很多,但是我們沒有看過原作!
他認為,兩岸這次合作《富春山居圖》合展,大陸方面的胸懷很寬廣。
對于兩岸文物雙向互展方面存在的困難,程振國說,大陸人也好,臺灣人也好,都要把中華情結放在首位,這樣任何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記者 朱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