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泉州檢驗檢疫局獲悉,二00六年經泉州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經石井港入境的臺灣檳榔達八十二批次、二百三十七點七六噸、貨值四十二點三九萬美元,該港臺灣檳榔進口已占大陸進口量的三分之二。
檳榔又名“青仔”,是臺灣種植面積最大又最具特色的水果,種植面積達五點三萬公頃,是臺灣農民的搖錢樹,被稱為“綠色鉆石”。臺灣同胞歷來就有嚼檳榔的習慣,并且歷史悠久,檳榔種植早已形成了農副業的支柱產業,現在臺灣食檳榔的人很普遍。自臺商“登陸”以來,臺灣新鮮檳榔始終受到臺商的喜愛,在大陸市場極為搶手。
由于臺灣檳榔對保鮮要求較高,若從采摘到運抵目的能控制在一天之內再進行冷藏保鮮,一般仍可保持較好品質,每周一、周五采摘檳榔并進行現貨交易已成為臺灣檳榔業的傳統習慣,每次的采摘交易量一般有一百多噸,每周二、周六兩航次輸入大陸,每次約六噸左右。其中臺灣檳榔從金門輸入大陸已占據臺灣檳榔輸入大陸的三分之二。臺灣檳榔輸入大陸主要通過空運至金門再經快艇一個小時左右即可到達石井港,運輸快捷,成本大為降低,又能確保水果的鮮度,再通過福建較發達的交通網絡可確保臺灣水果快速到達大陸各地市場,已形成較為穩定的銷售網絡。
泉州石井港與金門島相距僅六點五海里,離臺灣本島臺中港九十四海里,是祖國大陸至臺灣最近的區域。
從二00五年八月一日起,中國大陸對原產于臺灣地區的十五種鮮水果實行零關稅的優惠政策實施后,泉州水果進口商積極利用新政策,從臺灣進口鮮水果銷往內地市場。
(來源:中新社 林永傳 黃榮偉 陳勁松)
編輯:李學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