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欄目頭
            首頁 要聞 最新動態 兩岸經貿回眸 經濟一體化 “十一五” 北京奧運 臺商明天更好 陳水扁阻撓兩岸經貿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臺商預謀400億奧運物流市場
             
             
              來源:      日期:2006-03-16 11:07

             


              【導讀】北京和臺灣地區由于強大的經濟實力和互補優勢,其在物流領域的合作空間也越來越受到兩地企業的關注 
             
                  北京和臺灣地區由于強大的經濟實力和互補優勢,其在物流領域的合作空間也越來越受到兩地企業的關注。

              在昨日的京臺物流合作論壇上,北京市商務局助理巡視員李薇薇表示,臺灣物流企業的進入將會有效地整合北京的物流資源,而北京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即將到來的奧運盛會也將為臺商們提供更多的商機。六大合作重點區域確定臺灣地區作為北京第八大貿易伙伴,近年來京臺之間經貿往來相當密切。2004年,北京對臺灣出口總額達5.5億美元,從臺灣進口總額為14.9億美元。雙方在物流領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北京的優勢在于擁有發達的本土網絡和巨大的物流市場,去年全市物流貨運總量達到3.87億噸,從業人員11.3萬人,但不足在于物流現代化的程度較低。臺灣則在物流現代化方面發展較快,企業積累了豐富的物流管理經驗。臺灣物流與供應鏈推廣中心主任李柏峰認為,雙方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相互借勢,共謀現代化大流通模式,將會促進兩地的經濟發展并密切彼此的經貿聯系。

              根據北京市商務局提供的資料,京臺物流合作已經確定了六大重點領域。首先是發揮臺灣在電子產品物流方面的優勢,吸引臺灣企業在北京建立電子通訊類區域物流中心和國際采購中心。其次是借助臺灣農產品進入大陸通關環節的便利優惠措施,擴大臺灣農產品在大陸的銷售渠道,臺商可在北京設立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今年,原產臺灣的水果已經順利進入北京市場,并享受了零關稅、便捷通關等優惠措施。據記者了解,目前已有多家臺灣農會組織來到北京尋找合作機會,將更多的臺灣農產品運至北京銷售。

              北京市現有物流企業4500多家,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推動臺灣物流企業參與北京現有物流資源的整合和改造,實現互動發展也是京臺物流合作的一個重要模式。

              此外,京臺還將會在配送業務、物流業配套服務以及物流中介組織方面,進行更多的交流與合作。

                  400億奧運物流市場頻招手

              更令臺資企業躍躍欲試的是400億元之巨的奧運物流市場。據北京市物流協會秘書長林友來介紹,2008年奧運會期間,與奧運相關的直接物流市場將在417.2億元,廢棄物流(包括賽場垃圾等)10.8億元,餐飲物流在5億元。這些物流服務集中在相對較短的奧運會期間,給眾多物流企業提供了難得的商機。

              據記者了解,賽事物流對物流企業的要求比較高,將由大型物流企業來承擔,而非賽事物流則主要靠中小物流企業承擔。林友來認為,參與奧運物流工作,不光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這個良好的契機拓展業務,提升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影響力,對于臺灣物流企業來說,這個意義尤為重要。

              目前北京奧組委已經確定了多家企業作為合作伙伴。林友來建議,臺資企業可以通過與奧運特許企業建立伙伴關系,以做其二級、三級物流承包商的形式盡早介入奧運物流市場,謀求自己在大陸物流市場的地位。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 王羚  

            編輯:木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