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加強兩岸金融交流 促進兩岸經貿發展
            首  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兩岸金融交流現狀 | 相關政策 | 業界反應  |分析評論  | 背景資料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背景資料
             
            福建省“十一五”閩臺產業對接專項規劃
             
             
              來源:      日期:2006-09-22 15:58

             


            閩政[2006]18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經省政府研究同意,現將《福建省“十一五”閩臺產業對接專項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八月二日

            福建省“十一五”閩臺產業對接專項規劃
            (2006-2010年)

              進入新世紀,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戰略。中央“十一五”規劃建議、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十一五”規劃綱要和《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提出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編制《福建省“十一五”閩臺產業對接專項規劃》,在于把握國家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和兩岸關系出現積極變化的機遇,進一步發揮閩臺合作優勢,以加強信息、機械、化工產業合作為重點,加快建設海峽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全面提升福建產業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

              本規劃以《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為依據,主要闡述規劃期內閩臺產業對接的目標任務和重點,落實閩臺產業對接相關政策措施。規劃的范圍界定為閩臺工業、服務業領域的產業對接。規劃基期為2005年,規劃期為2006-2010年。涉及閩臺農業、旅游業的合作規劃另行編制。

              一、閩臺產業對接成就和合作的有利條件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五”期間,福建緊緊圍繞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充分發揮對臺優勢,靈活運用國家賦予的特殊政策,采取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率先在沿?诎对O立臺輪停泊點和臺胞接待站,率先開展對臺小額貿易,率先設立臺商投資區和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有力推進閩臺經貿合作與產業對接不斷向前發展,閩臺產業對接取得新成就。

              截至2005年底,在閩臺資企業累計達8463家,合同利用臺資1695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1093億美元,分別占全省利用外資的224%、171%和186%。臺灣百大企業已有37家在閩落戶,投資千萬美元以上項目達600多家,其中5000萬美元以上59家,超億元以上15家。產業對接的主要領域是食品、飲料加工制造業占總投資1143%,紡織、服飾、鞋帽及皮革等制品業占1473%,石油化學及其制品業占841%,機械設備制造業占763%,電子信息設備制造業占99%。與此同時,閩臺產業合作加快向現代服務業拓展,并取得了積極成效。

              閩臺產業合作不僅在規模、領域上不斷擴大,而且合作的內容已從初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機械制造、精密儀器、電力電子等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發展,帶動了臺灣上下游關聯企業來閩投資,初步形成了相對集中的產業聚集與規模效應。此外,由于連續幾年在福建舉辦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中國·福建項目成果交易會、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覽會暨農業合作洽談會、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中國(晉江)國際鞋業博覽會等重大經貿交流盛會,進一步促進了閩臺產業對接朝專業化、高檔次、高科技方向發展。以臺引臺、臺僑結合、臺外結合,得到了充分發揮。臺商投資企業通過不斷增資擴股,形成的龍頭企業,帶動了相關配套產業延伸,促進了福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了福建產業的檔次,增強了市場競爭能力。

              閩臺產業對接取得的成就,為“十一五”期間乃至更長時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一是隨著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全面推進和兩岸關系的積極變化,閩臺產業對接將迎來新的、全面發展的前景;二是福建正處在輕型產業結構優化和重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已成為拉動工業發展的三大主導產業。閩臺產業既有垂直分工的基礎,也有相互合作分工的條件,加強兩地產業合作具有廣闊的空間;三是福建毗鄰臺灣,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將進一步凸顯福建在兩岸經貿合作中的區位優勢,有助于促進福建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也為臺灣產業轉型升級帶來有利機遇;四是福建在資源上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勞動力資源與土地資源相對豐富,產業成本較低,隨著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的日益完善,拓展腹地和輻射國內市場的能力逐步增強,對臺灣企業將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二、閩臺產業對接的指導思想、目標及基本原則

             。ㄒ唬┲笇枷牒湍繕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以發展求合作,以合作促發展,充分發揮閩臺“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五緣”優勢,努力拓展“求緊密經貿聯系、求兩岸直接‘三通’、求旅游雙向對接、求農業全面合作、求文化深入交流、求載體平臺建設”的“六求”作為,堅持“同等優先、適當放寬”原則,進一步落實臺商投資優惠政策,努力營造良好投資環境,積極推進閩臺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對接,加快建設海峽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開創閩臺經貿合作新局面。

              經過“十一五”的努力,到2010年,實現閩臺產業對接規模進一步擴大,領域進一步拓寬,對接層次進一步提升,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實際利用臺資占全省實際利用臺資比重明顯提高;閩臺產業對接機制進一步完善,初步把海峽西岸建設成為充滿活力的臺商聚集地和投資環境優良的兩岸產業合作重要基地。

             。ǘ┗驹瓌t

              1.堅持項目帶動。以項目為載體,圍繞產業對接的方向和重點,策劃生成一批產業對接項目。做深做細對接項目前期工作,做好對接項目的跟蹤服務,切實提高對接項目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和項目開工率,提高產業對接效益。

              2.堅持市場導向。強化市場在促進閩臺產業對接中的基礎性作用,實施政府與中介機構引導、企業自主選擇的對接模式,充分調動和發揮閩臺企業的市場主體能動作用,建立閩臺企業之間緊密聯系、直接合作的平臺和長效機制。

              3.堅持突出重點。高度重視推進閩臺重點骨干企業、龍頭企業的相互對接,鼓勵技術創新、延伸產業鏈、提高協作配套能力的產業對接,推進福建主導產業、傳統優勢產業、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與臺灣相關產業的對接。

              4.堅持可持續發展。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和“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要求,積極推進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鼓勵承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產業升級的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及研發中心。

              三、閩臺產業對接的主要行業和方向重點

             。ㄒ唬┬畔a業對接

              福建信息產業已發展成為全省產業門類中規模最大、帶動面最廣的主導產業。目前福廈沿海已初步形成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成為國家首批認定的9個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一。在產業布局上基本形成了福廈計算機及其外設產品、廈門移動通信、福廈數字視聽產品和以福州、廈門軟件園為龍頭,以開發應用軟件產品為主的產業格局。臺灣是世界第三大信息技術產品生產地,在計算機及外設、集成電路、光電子等領域具有較大的優勢。

              閩臺信息產業對接以福州(馬尾)顯示器件、福清顯示器、廈門半導體照明、漳州智能小家電、泉州微波通信、莆田液晶顯示產品等五個國家級產業園和海峽IC產業、長樂光電子、將樂石英諧振器、福州軟件園、廈門軟件園等一批新興信息產業園區為基地,以初具規模的計算機及網絡產品、數字視聽產品、移動通信產品產業鏈和新興的汽車電子、集成電路(IC)、光電子、軟件等產業為重點,實現福建信息產業從大省到強省的跨越。對接方向和重點是:

              1.計算機及網絡產品。積極推進適應下一代互聯網(NGI)發展要求的微型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及計算機硬件配套產品、計算機外設及高性能網絡等產品的對接,形成集研發、生產為一體,產業配套相對完整的計算機及網絡產品產業鏈,使福建成為全國計算機及網絡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對接重點是臺式計算機、服務器、便攜式計算機、掌上電腦與各種數字助理(PDA)產品及下一代網絡計算機、網絡存儲系統;新型高分辨率平板顯示器、新一代打印機、掃描儀及打印掃描復印一體機、高分辨率新一代投影儀產品、模塊化大功率不間斷電源(UPS)設備和各類智能終端;新一代業務路由器、高速寬帶調制解調器以及網卡、網絡適配器;磁盤、光盤驅動器、電源、主機板及各種顯示板卡。

              2.數字視聽產業。加快建立完善的技術中心和創新機制,形成集研發、生產為一體,產業配套較為完整的新一代數字視聽產品產業鏈。對接重點放在標準清晰度和高清晰度數字電視機、網絡電視(IPTV)及電視機頂盒,高密度(EVD)和高清晰度(HVD)激光數字視盤機以及各種DVD-TV一體機,汽車音響產品、高保真數字音響設備及其家庭影院系統,高分辨率數碼相機(DC)、數字攝像機(DV)和光盤錄像機(VDR)等產品,LCD、PDP顯示屏及其顯示模塊、高密度激光讀寫頭、精密光學系統、光盤盤片等關鍵零配件生產領域。

              3.移動通信產業。積極與臺灣開展第三代移動通信手機及系統設備、關鍵配套件,射頻多芯片二次集成電路極微組裝工藝開發和產業化合作。對接重點是移動通信基站和直放站設備、手機液晶顯示屏、攝像模組、電池模塊、振動器、柔性印刷板等關鍵配件及元器件;微波射頻、功放、接收等模塊及微波發送、接收系統設備、無線列車調度及各種集群通信系統;寬帶固定無線接入系統及其設備、接入終端射頻和基帶部件、可視電話和會議電視系統、衛星通信與導航定位系統設備等。

              4.汽車電子產業。加強與臺灣汽車衛星導航系統(GPS)、車用液晶電視、車用防盜裝置、安全氣囊傳感器等產品的研發和市場營銷合作,將福建培育成全國汽車電子產業基地。

              5.集成電路(IC)產業。臺灣IC產業在存儲電路(DRAM)、嵌入式CPU、晶圓代工等領域擁有規模優勢,包括IC設計、制造、封裝三大領域。閩臺IC產業對接,近期重點推動與臺灣IC設計業、封裝業對接,逐步再發展IC制造業的對接,其中IC設計將成為閩臺IC產業對接的重點。

              6.光電子產業。以顯示器產品為重點,加強與臺灣整體光電產業,包括LED、光存儲、光輸入、光輸出、光通訊、光電組件和光電應用產品等的全面合作,擴大和延長光電產業鏈,使福建成為全國乃至東南亞地區具有比較優勢的光電產業基地。

              7.軟件及信息服務業。閩臺軟件對接以應用軟件為主,自主版權與集成創新相結合,依托福州、廈門軟件園,形成具有閩臺特色的軟件研發基地和出口基地。對接重點是電子政務與商務應用軟件、行業支撐應用系統、企業信息化管理軟件、動漫及游戲軟件、嵌入式軟件、信息安全軟件、業務流程外包(BPO)和IT開發外包(ITO)等信息服務。利用閩臺語言相通等優勢,承接臺灣“語音服務”、“計算機托管”等信息服務項目。

             。ǘC械產業對接

              閩臺機械產業對接以福州青口汽車及零部件、廈門汽車城、廈門工程機械、福安電機電器等生產基地,以及擬在福建沿海建立的臺灣機械產業園為載體,推進汽車、船舶、飛機維修、工程機械、電機設備、環保設備、產業機械和基礎機械的合作,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特色裝備制造業。對接方向和重點是:

              1.汽車與零部件業。積極鼓勵臺資在福州、泉州、廈門等地建設汽車零部件加工基地,充分利用福州、廈門等地汽車產業基礎,支持汽車零部件出口企業組建營銷網絡和售后服務體系,積極培育汽車及零部件的加工貿易項目;鼓勵臺灣汽車變速器、汽車電子產品、自動變速箱、水箱、ABS等重要汽車零部件企業投資,促進主機產能和汽車工業協調發展,延長汽車零部件加工貿易鏈;加強閩臺汽車研發合作,提升合作規模和層次。

              2.電工電器產業。重點支持輸變電設備、電機電器、電工器材制造業的發展,促進電氣設備制造業的發展壯大。電線電纜業,以南平、福州市為主,重點鼓勵臺灣線纜企業在福建發展中高壓電纜、特種電纜、特種絕緣材料、汽車用配電線電纜等產品。電機業,重點培育壯大福安電機產業,鼓勵與臺灣電機高端產品及精密加工技術開展合作,促進福安電機產業升級。

              3.船舶工業。積極鼓勵臺灣造船企業投資或重組改造福建造船企業。加快發展船舶配件、零部件、船用材料及相關服務業。鼓勵發展鋁合金材質的高級客船、渡輪船、新材料與新工藝的游艇業。發展船用器材業,包括主機、發電機、自動控制系統、艙口蓋制造、船舶涂裝以及船舶機械設備制造業等產品。積極發展與煤炭、鐵礦運輸及油輪、集裝箱運輸船相關的新型船舶產品。通過船舶工業對接帶動機械制造產業鏈的延伸,提高船舶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和科技含量,高起點發展船舶修造業,把福建建成東南沿海船舶修造中心、集裝箱船舶和中高檔游艇生產基地。

              4.產業機械。加強與臺灣金屬模具、中高檔數控機床、塑料橡膠機械、紡織機械、木工機械、農業機械、電動工具等產業合作,推進閩臺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對接。以福州、廈門、泉州、漳州現有機械裝備制造業為基礎,鼓勵臺灣裝備業投資。廈門市重點鼓勵臺灣精密儀器工業、工程機械、道路施工機械、路面維護機械、伸縮臂裝卸機械、集裝箱裝卸設備、倉儲設備和自動化運輸設備投資;漳州市重點鼓勵臺灣機械配套項目投資,壯大港口機械生產規模,促進上下游配件企業發展;泉州市重點鼓勵臺灣石材機械、瓷磚機械、制鞋機械、紡織機械、漂染設備、食品機械產業投資;福州市重點鼓勵臺灣產業機械投資,發展精密機械、工具機械、紡織機械、塑料橡膠機械、電子產業機械、模具業以及機械零部件等。

             。ㄈ┦a業對接

              福建石化工業已初步形成石油加工、化學原料、肥料制造、合成材料、專用化學品、橡膠制造等行業品種初步配套、具有一定規模和基礎的工業體系,并初步形成了湄洲灣和廈門海滄兩大石化基地。臺灣石化產業形成了乙烯為主的石化原料,部分合成樹脂與塑膠制品和專用化學品等上中下游配套齊全的石化工業體系。

              閩臺石化產業對接,圍繞建立上中下游產業一體化的配套協作體系,重點對接三大合成材料及其后加工產品,加快建設湄洲灣石化基地和廈門海滄石化基地,積極推進福州江陰、莆田東吳、漳州龍海等區域承接石化中下游產品。對接方向和重點是:

              1.湄洲灣石化基地。鼓勵臺灣石化中下游企業發展以乙烯為原料的苯乙烯、乙二醇系列,以丙烯為原料的苯酚丙酮、丁辛醇、環氧丙烷以及碳四、芳烴等產業鏈,同時鼓勵投資建設以生產乙烯、丙烯為主的重油催化熱裂解裝置,提高福建乙烯、丙烯的原料供給能力。

              2.海滄石化工業基地。以現有骨干企業為依托,加快向對二甲苯(PX)等上游原料延伸,擴展芳烴產業鏈,形成以化纖、塑料加工、精細化工、橡膠加工為特色的石化產業基地。

              3.石化下游塑料工業。以制鞋、建筑、汽車、電子電器、郵電通訊、醫用、農林漁業等領域配套的塑料材料及制品為對接重點,在福廈公路兩側形成塑膠工業產業帶。福州主要發展與汽車、電子、電器產品塑料制件配套的工程塑料、改性塑料,以及適應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大型運輸用塑料制品和塑料包裝材料;廈門主要發展與戴爾、廈華等大型電子、電器、信息產品生產企業配套的塑料產品和各種塑料包裝材料;泉州主要發展各種與鞋帽服裝、塑料玩具、樹脂工藝品等產業配套的產品;漳州主要發展與小家電產品配套的各種塑料配件;莆田優先發展與制鞋、輪胎產業配套的炭黑、溶聚丁苯橡膠等。

              4.精細和特色化工。對接重點是塑料加工助劑、涂料、農藥、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造紙化學品、生物化工、膠粘劑八大類產品,以及催化劑、有機硅等特色產品。

              5.橡膠制品制造業。重點是加強閩臺合成橡膠生產的合作,提高福建橡膠原料自給率。

             。ㄋ模┘徔椫菩a業對接

              閩臺紡織產業對接以人造纖維、紡織機械、印染業、產業用紡織品以及先進技術、管理模式等為主,制鞋產業對接以制鞋機械和制鞋材料對接為主。對接方向和重點是:

              1.人造纖維行業。重點對接臺灣高效低能耗和大容量聚合生產技術、滌綸熔體直紡技術,實現與臺灣從原料到抽絲到紡織后加工的垂直整合加工體系以及多功能復合纖維、高仿真纖維、功能化纖維等差別化纖維工藝技術對接。鼓勵臺資投向PTA(精對苯二甲酸)、PX(對二甲苯)、EG(乙二醇)、PP(聚丙烯)等合纖原料項目。

              2.棉紡織行業。重點對接臺灣的集聚環錠紡紗、中高支轉杯、噴氣及渦流紡紗、無梭織造自動化和數字化技術及設備;噴水、噴氣、劍桿等無梭織機和氣流紡、緊密紡、自動絡筒等設備;采用多種纖維混紡、包芯、包纏的特性紗線及交織、并織的特性面料;色織面料、牛仔面料、針織專用紗和工業特殊用紗。重點提高面料的檔次和高織精梳紗、無接頭紗的比重。

              3.印染業。積極引進臺灣的印染少水或無水加工技術、生物酶處理技術、無制版印花技術、低溫等離子處理技術、天然纖維防皺整理技術、有機硅整理技術、防水拒油整理技術、抗菌整理技術、發泡涂層后整理技術、適應不同纖維和織物的微懸浮體染色整理技術、廢水治理技術等,對接臺灣的高效優質、低能耗、低浴比、污染小及適應少批量、多品種的印染整理裝備,提高福建印染技術裝備水平。

              4.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加強與臺灣水刺、紡粘、熔噴及漿粕氣流成網等非織造布技術的合作,對接超細化、高密度化、高無紡效果革基布;建筑用膜結構紡織材料;納米非織造布復合材料;新型醫用紡織材料;防寒防凍、遮陽防旱、防草膜、保溫保濕等農用非織造布及化纖網材料,拓展產業用紡織品應用領域。

              5.制鞋業。加強與臺灣鞋材、化工原料、鞋機模具、款式設計的合作,對接新一代聚氨酯等鞋底材料;無污染水性聚氨酯膠粘劑;超纖革、透氣革、漆光革、珠光革、鐳射革等新型鞋面革;全粒面皮料超薄面料和高密度PU及尼龍網眼布復合面料;充氣減震氣囊透明鞋前腔等技術;生產效率、人機關系、配置應變能力水平較高的制鞋成套設備及各類高效的打釘裝跟機、鞋頭后踵平整機、靴面定型機等,逐步推進福建鞋業技術與世界的接軌。

             。ㄎ澹┦称樊a業對接

              閩臺食品產業要加強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保健食品、冷凍食品、農副產品深加工等領域的合作。對接方向和重點是:

              1.果蔬筍加工業。積極引進臺灣的保鮮技術、膜分離技術、超臨界萃取技術、輻射技術、納米技術等食品制造高新技術,加強與臺灣在亞熱帶果蔬筍加工企業的合作,發展天然、營養飲料新品種;具有特殊營養功能的高能食品、營養強化食品、保健食品;食用纖維、植物蛋白質、植物色素、食品添加劑等深加工產品;地方特色的風味食品;速凍、微波、休閑食品和方便、即食食品,提高福建的有機、綠色、無公害果蔬筍食品比重,優化果蔬筍食品的品種、品質和包裝。

              2.水產品加工業。引進臺灣先進水產品加工技術與設備,鼓勵臺資發展水產品加工,提高烤鰻、冷凍制品、調理食品、罐頭制品、飼料等傳統大宗水產制品的加工水平和加工能力,積極開發海洋生物制品、水產休閑食品、水產保健食品等水產精深加工制品,提高水產品加工的附加值和綜合利用率。

              3.制茶業。加強與臺灣在優質茶、無公害茶、有機茶基地建設及茶葉加工和營銷上的合作,引導臺灣茶葉企業建立集茶葉種植、加工、營銷、科研為一體的集團公司和集茶業貿易、信息、茶文化、旅游為一體的茶業專業市場,開發功能化、方便化的新型茶制品,提升福建茶葉的產業化水平和種植、加工、包裝水平,推動福建茶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產業轉變,進一步開拓茶葉國內外市場。

              4.畜產品加工業。引進臺灣技術設備,鼓勵發展畜禽集中屠宰加工,開發肉類冷凍系列產品、小包裝食品,發展羽絨、畜禽內臟、皮革綜合加工等,把福建建成臺灣畜產品的加工基地和供應基地。

             。┮苯甬a業對接

              福建冶金工業已初步形成從礦山開采、焦化、冶煉、壓延加工及輔助原材料等相對齊全的生產體系,擁有如三鋼、南鋁、廈鎢、紫金等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有一定知名度的冶金骨干企業。鋼材品種也從較為單一的棒線材向冷薄板、鍍層板、中厚板、不銹鋼等高附加值產品方向發展。臺灣冶金工業已形成比較完整的煉鋼、軋鋼及后加工產業鏈,生產品種較齊全。普鋼主要有熱、冷鋼卷板、型鋼和鋼管,特鋼主要有工具鋼、結構鋼和不銹鋼等產品。

              閩臺冶金產業合作要積極吸引臺灣科技含量高、低污染、高端鋼鐵產品企業投資,重點發展冷軋薄板、鍍鋅板、涂鍍層板、不銹鋼薄板、冷軋硅鋼片等產品,促進福建沿海臨港鋼鐵工業的發展,同時鼓勵臺資發展有色金屬深加工產品。對接方向和重點是:

              1.鋼鐵工業。鼓勵臺資依托福建港口優勢,積極發展熔融還原煉鋼技術和冷軋薄板、涂鍍層板、冷軋不銹鋼薄板、冷軋硅鋼片等高附加值產品,提高短缺鋼材供應能力。

              2.有色金屬工業。鼓勵臺資發展高精度鋁板帶、銅帶、鋁箔、大型工業型材等品種,采用先進冶煉技術改造提升現有鉛鋅冶煉企業。

             。ㄆ撸┙ú漠a業對接

              福建可充分依托豐富的建材資源、良好的建材產業發展基礎,積極推進建材企業特別是骨干企業與臺灣建材產業的對接,提升福建建材產業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對接方向和重點是:

              1.水泥產業。鼓勵臺商兼并重組福建現有立窯水泥生產企業,在石灰石資源條件具備的地方建設新型干法回轉窯,在沿海建設若干大型水泥粉磨企業,推進一批大型新型干法水泥項目建設,促進福建水泥產業結構升級。

              2.陶瓷產業。引進臺灣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開發功能性陶瓷新產品。鼓勵臺資發展多功能、配套化的環保、抗污、抗菌的建筑陶瓷產品。積極發展新型建材及墻體材料,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建材新產品。

              3.石材產業。加快引進臺灣石材加工技術,提高加工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配套能力。鼓勵臺資開發石材新品種、新產品、新工藝,發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石雕制品、異型材、仿古仿歐式建筑的石制品、墓石制品和大理石花崗石大板及薄板,鼓勵發展與石材工業相配套的石材機械設備、金剛石鋸片、磨具磨料、鋼砂、鋸條等。

             。ò耍┬屡d產業對接

              目前,福建環保產業主要有水污染和空氣污染治理設備、固體廢棄物處置與回收利用設備、噪聲與振動控制設備、污染治理專用藥及核材料、環境監測儀器等主要環保產品,生物醫藥產業的化學藥品、中成藥是主導產品,醫療器械、生物制藥是正在崛起的新興產業。臺灣在納米材料技術、環保設備技術、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在科技園區和科技研發平臺建設和管理運作上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福建的環保設備和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具有一定的基礎。

              積極推進閩臺在高技術人才、重大技術研發和具有比較優勢的新興產業方面的對接,促進福建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對接方向和重點是:

              1.新材料技術產業。一是納米技術在石化產業的應用。鼓勵引進臺灣納米技術,生產納米石化產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二是納米技術在電子信息產業的應用。重視引進臺灣的納米電子技術,形成新興納米電子高新產業。三是積極推進閩臺從單一納米技術向集成納米技術轉移,由單一的生產技術向系列產品的生產技術轉移,從簡單的納米復合技術向復雜異質納米結構組合技術轉移等方面尋求合作。

              2.環保產業。加強閩臺在治污防污有效技術的研究、環境質量的標準設定、加強低碳或無碳能源的開發與利用,開發新能源,城市垃圾管理、生態保護區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同時,積極開展石油化學工業、鋼鐵業與水泥業三大污染源的環保技術與公害處理方面的合作。

              3.生物技術與醫藥產業。臺灣生物科技在投資機制、代理加工生產和國際營銷等方面具有相對優勢,加強閩臺中草藥、特殊疾病、農藥生物技術、基因工程等領域的合作。采取合作研發、技術移轉、策略聯盟、吸引資金等方式,提升福建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

              4.科技園區和科技研發平臺。閩臺科技園區對接要重點推進福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廈門火炬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與臺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臺南科技工業園區的合作,注重與臺灣大學育成中心、工業研究機構、創新型企業的合作,使兩地科技園區形成更緊密的優勢互補、資訊共享的合作新格局。積極創造條件,與臺灣企業和有關機構合作創立科技研發平臺、高新技術創業平臺、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平臺,辦好臺灣學者創業園。鼓勵在臺資或合資企業建立研發中心。

             。ň牛┪锪鳂I對接

              近年來福建物流業加快發展,新興的本土物流企業初具規模,物流交通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倉儲設施等物流基礎設施均有一定發展。臺灣的物流基礎設施、應用技術體系和專業人才培養與認證體系比較完善,在物流服務、經營管理、物流配送、物流應用技術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閩臺物流業合作圍繞海峽兩岸農產品交易平臺和對臺專業物流中心建設,著力引進臺灣物流企業來閩投資設點,利用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先進的物流應用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做大做強福建物流企業,推行輻射中西部省份和周邊地區的物流通關模式,加快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進程,為閩臺經貿往來提供更優質的物流服務。對接方向和重點是:

              1.現代物流企業。重點加強對臺灣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招商,引進臺灣現代專業物流企業,提升福建物流業發展水平。發揮福州、廈門、泉州對臺直航的基礎和優勢,鼓勵臺灣航空企業、空港服務業等相關物流企業到福建港口、機場投資。充分發揮福州保稅區、廈門象嶼保稅區區港聯動、福州保稅物流中心和福州、廈門、泉州出口加工區等政策優勢,積極引進臺灣物流、航運和運輸服務等企業入區。發揮閩臺兩地民間物流組織的作用,搭建兩地物流企業的溝通橋梁,為兩地物流企業建立聯盟關系和引進臺資物流企業做好鋪墊。

              2.農產品交易平臺。為適應擴大兩岸農產品交易的需要,把福建沿海城市主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成為海峽兩岸農產品交易中心和集散中心,完善電子商務、倉儲加工、物流配送、檢疫檢測、綜合服務等集多功能體系為一體的經營體系。加快閩臺農產品交易市場建設和招商進度。加快臺輪?奎c等設施建設,使福建成為臺灣農產品的重要中轉口岸,建立臺灣農產品在閩銷售、集散、中轉的便捷通道。落實相關優惠措施,開放臺灣農產品在閩運輸的“綠色通道”,降低其在大陸銷售的運輸成本。

              3.專業物流中心。在福州、廈門、泉州等沿海城市規劃建設海峽兩岸農產品物流中心,加快泉州閩臺五金機電物流中心、漳州國際糧食物流園區建設,發展廈門對外圖書交流中心與臺灣合作的大陸簡體圖書物流中心,鼓勵閩臺產業界合作投資專業物流中心,為進一步拓展閩臺經貿往來提供更好的服務。

             。ㄊ┙鹑跇I對接

              近年來福建金融業發展迅速,金融企業對臺業務也取得突破,興業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廈門分行的對臺金融業務較快增長。臺灣金融業在業態結構、金融產品數量、金融專業人才、經營管理經驗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隨著閩臺經貿合作的不斷拓展,金融需求將持續擴大,閩臺金融交流將日益緊密,閩臺金融合作潛力很大!笆晃濉逼陂g,福建將著眼于提高金融業發展水平和服務閩臺經貿合作需要,鼓勵臺灣金融機構前來投資設點,在銀行、保險、證券、創業投資、貨幣流通等領域加快推進閩臺金融對接,借鑒臺灣金融業的先進經營管理經驗和金融工具創新能力,提高福建金融業的整體發展水平,為閩臺經貿合作和人員往來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對接方向和重點是:

              1.銀行業。爭取臺灣銀行業直接來閩設立法人機構和分支機構,鼓勵臺灣銀行業通過福建省銀行業協會、在閩臺商協會等加強行業溝通,支持符合條件的臺灣地區銀行在閩設立代表處。鼓勵臺灣銀行、企業、財團參股福建商業銀行、財務公司。鼓勵閩臺銀行業加強業務往來。鼓勵兩地銀行間建立代理行關系,拓展代理業務。鼓勵銀行創新金融工具,服務臺商需求,擴大兩地銀行間直接通匯渠道與規模。

              2.保險業。鼓勵臺灣保險公司以合資或參股的形式來閩設立法人機構和分支機構,鼓勵成立合資保險公司,鼓勵閩臺保險公司拓展業務往來,加強再保險合作。積極為設點營業的臺灣保險公司提供發展平臺。鼓勵臺灣保險中介機構來閩設立機構,開展業務。吸引臺灣保險業人士來閩從業。

              3.證券業。鼓勵臺資證券公司來閩設立法人機構和分支機構,引進臺灣品牌證券咨詢公司來閩設立合資企業,開展證券咨詢業務。

              4.創業投資業。臺灣風險投資基金十分活躍,要積極鼓勵臺灣投資基金來閩開展創業投資業務,以福建近20個孵化中心為重點區域,吸引臺資創投公司投資,為推進閩臺產業對接、發展兩岸高科技產業提供服務。鼓勵臺灣投資基金與福建合作創辦風險投資基金。

              5.貨幣流通領域。爭取擴大新臺幣兌換網點,允許各外匯指定銀行辦理新臺幣兌入業務及兌出業務。爭取在閩設立兩岸貨幣清算中心。加強福建金融學會與臺灣同業協會的溝通和交流,拓展閩臺金融交往與合作關系。

              四、推進閩臺產業對接的對策措施

             。ㄒ唬┫刃邢仍,政策優惠

              進一步落實相關對臺經貿優惠政策措施,在一定范圍內先試先行探索性的產業合作方式,待成熟完善后逐步推行。在臺商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的基礎上,積極推廣股權轉讓、收購兼并、合資基金、證券投資、產權置換等多種利用臺資的方式。制定優先處理涉臺經貿事務的辦法,對臺商投資項目優先核準備案、優先供地、優先融資,海關、檢驗檢疫、工商等部門優先驗放及辦理證照,優先保證臺資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水、電、運輸等生產條件。積極爭取國家支持,適當放寬臺資企業的投資領域、方式、股比構成及臺商投資服務性產業、中介服務機構等方面的準入條件。

             。ǘ┌l揮優勢,構筑平臺

              著眼于閩臺兩地產業的良性互動,努力打造閩臺產業合作的重要平臺。一是構筑對臺產業合作的園區載體。積極引導各類產業對接項目向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臺商投資區、高新技術園區(含軟件園)、臺灣學者創業園等各類園區聚集。扶持發展一批擁有龍頭企業帶動的臺商投資石化工業園、機械工業園等重點示范園區。爭取調整和擴大臺商投資區范圍,待條件成熟時,創辦閩臺自由貿易試驗區。二是充分發揮地緣優勢,構筑通關平臺。在現有“兩門”、“兩馬”直航以及小額貿易通道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通關服務,降低物流成本,擴大臺商在閩投資的運輸成本優勢。加快廈門港建設步伐,打造海峽西岸國際航運樞紐港。三是構筑招商引資平臺。繼續辦好已形成品牌的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中國·福建項目成果交易會等活動,突出兩岸經貿合作特色,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產業對接洽談活動,提升產業對接項目履約率、到位率、開工率和投資回報率。

             。ㄈ┝⒆闫髽I,實現對接

              及時了解和交流閩臺企業尤其是百強企業的投資合作意向,做深、做細、做實有投資合作意向的企業和項目的前期工作,增強閩臺產業對接與項目招商的針對性,尤其要加強與臺灣大企業的合作,爭取逐個落實推進。鼓勵現有企業與臺灣關聯企業間的合作,拓展對接空間,提升發展層次。加強產業規劃引導,改善臺商投資的產業配套環境,建立信息溝通渠道。圍繞臺資企業上中下游產品,引導各類中小企業配套協作。鼓勵臺資企業與大陸高校、科研院所開展項目成果對接。積極引進臺灣研發機構,緊密跟蹤世界技術前沿,提高產業研發水平。

             。ㄋ模┩晟品⻊,優化環境

              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堅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能力、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優化臺商投資軟環境。積極發揮臺商投訴協調中心的職能作用,強化行政法制監督,及時、依法、公正地受理臺商投訴,切實保障臺商合法權益。支持臺資企業申報名牌產品、馳名商標。抓緊構建閩臺產業對接信息網絡體系,為吸引臺資、網上招商提供便捷服務。進一步改進臺商出入境管理辦法,簡化臺胞落地辦證、簽注手續,方便臺商往來。充分發揮各類商會、行業協會以及臺商協會等中介機構的協調推動作用。加強與臺灣同業公會、商會等中介機構的交流聯系。鼓勵臺灣中介機構來閩落戶,規范中介組織的經營,嚴格中介收費標準,形成公平競爭的中介市場。

             。ㄎ澹┘訌婎I導,創新機制

              加強對閩臺產業對接工作的領導。在省政府領導下,建立由省直有關綜合經濟部門共同參與的職責明確、分工負責的閩臺產業對接領導協調機制。緊緊圍繞龍頭企業、關聯企業及延伸產業鏈的閩臺產業項目,全方位、多層次推進產業對接項目的落實。抓緊建立并完善省、市、縣分級負責的項目跟蹤落實工作機制,為重大產業對接項目的報批、落地、投產提供全方位服務。各級各部門要從項目報批、生產要素供給、基礎設施配套到項目實施,全過程落實項目問責制,共同為閩臺產業對接創造良好、順暢的工作機制。

              附件:1.2004年臺灣制造業百強企業一覽表(略)
                 2.2004年臺灣服務業百強企業一覽表(略)
                 3.福建省“十一五”閩臺產業對接規劃重點項目表

            附件3:       福建省“十一五”閩臺產業對接規劃重點項目表
                      單位:萬元
            序號 地市項目名稱 總投資 建設內容與規模 起止
            年限 目前進度 地市“十一五”工作目標
            項目法人或
            責任單位 備注 地市
            一、電子信息              
            1 廈門友達光電項目 76000 占地約83.5萬平方米,生產、加工及組裝大中小型尺寸液晶(TFT-LCD)面板模組和相關零部件 2006-2007 施工 建成投產 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在建 廈門
            2 廈門明達光電項目 41500 建筑面積約9萬平方米,生產LED(半導體發光二級管),一期月產300KK藍光晶粒 2005-2009 進行廠房主體施工 建成投產 地市明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在建 廈門
            3 捷聯北廠LCD生產線(捷聯二期) 58000 總建筑面積9.7萬平方米發,陸續建成3條LCD面板生產線、5條LCD生產線、3條LCD-TV生產線,建成后可新增年產量LCD800萬臺、LCD-TV112萬臺 2005-2006 施工 建成投產 捷聯 在建 福州
            4 華映TFT-LCD液晶顯示產品項目 48000 年產15"、17"、19"顯示屏后段模塊600萬臺 2004-2006 施工 建成投產 華映光電 在建 福州
            5 福順微電子公司6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 23800 建設1條6英寸集成電路芯片加工生產線,加工線寬達0.35μm,月投片量2萬片 2004-2007 施工 建成投產 臺灣友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建 福州
            6 地市漳浦桂宏電子電器制品項目 20000 總建筑面積9萬平方米 2006-2009 施工 建成投產 漳浦桂宏工業有限公司 在建 漳州
            7 福州晶圓項目 526500 建成線寬0.35um~0.18um、3.5萬片/月的8英寸線一條 2006-2007 已完成《項目申請報告》初稿,規劃選址、土地預審等工作正在進行 建成投產 省電子信息集團等 前期 福州
            8 廈華電子易地搬遷項目 120000 年產800萬臺高清晰數字電視 2006-2010 正在三通一平 建成投產 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前期 廈門
            9 福州福順半導體封裝項目 41500 占地100畝,建成后年產值3億元 2005-2006 廠房已交付。下半年開始修建凈化廠房及設施、選購設備 建成投產 臺灣友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期 福州
            10 臺灣通信(福建)有限公司增資擴建工程 30000 項目占地200畝,主要生產新型“寬帶可視電話”和“機上盒視訊系統”等產品 2006-2007 開工準備 建成投產 臺灣通信(福建)有限公司 前期 莆田
            11 低端手機項目 80000 一期投資3500萬美元,年產低價位手機1000萬部,經過3-5年努力,力爭達到年產1億部手機,建成全球最大的低價位手機生產基地   正在洽談 建成投產 新威電子、臺灣旺宏電子 前期 莆田
            12 福州新型顯示面板生產項目 300000 年產液晶顯示面板300萬臺   可研立項工作 爭取建成投產 馬尾區人民政府 規劃 福州
            13 第五代TFT-LCD顯示器用背光模組及主要配件 240000 組建第五代TFT-LCD顯示器用背光模組及主要配件燈光源、導光板、棱鏡生產線,形成年產3000萬套生產能力   規劃招商     規劃
            14 計算機主板項目 160000 年產主板1000萬套   規劃招商     規劃
            15 NC網絡計算機項目 120000 年產NC網絡計算機120萬臺   規劃招商     規劃
            16 臺灣奇美等離子屏幕生產項目 45000 用地300畝,擬在金峰開發區建等離子屏幕生產線   正在洽談 爭取建成投產 臺灣奇美 金峰開發區 規劃 漳州
            17 新型光通信器件及網絡通訊產品生產項目 50000 形成年產600萬只(套)、產值20億元的能力。主要引進光纖熔融拉錐機、光譜分析儀、偏振分析儀(PMD)、光纖光柵刻制設備、可調諧光源、寬帶光源等設備   規劃招商   涵江區政府 規劃 莆田
            18 趨動科技項目 30000 研發觸控技術,生產觸控相關產品   規劃招商     規劃
            19 鋰離子電池正負極能源新材料及鋰離子高能動力電池生產線 20000 1、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鈷酸鋰1000噸;2、鋰離子電池用碳負極材料炭素500噸;3、動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3000萬安時   規劃招商   涵江區政府 規劃 莆田
            20 新型電子信息材料—勻膠鉻版項目 20000 1、生產大規模集成電路用無缺陷勻膠鉻版5″×5″--7″×7″)15萬塊/年;2、平面顯示器等產業用大面積勻膠版14″×14″--20″×24″)6萬片/年   規劃招商   涵江區政府 規劃 莆田
            21 中科奧奇偏振器生產項目 20000 建設3條生產線,生產銷售電子偏振器等   規劃招商   涵江區政府 規劃 莆田
            二、石化              
            22 龍海長春化工項目 38000 建設工程塑料及酚醛模塑料生產線,總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 2005-2007 實施 2007年建成投產 長春化工漳州有限公司 在建 漳州
            23 廈門騰龍芳烴PX項目 1170000 項目占地100公頃,購置生產裝置,建設公用工程設施,年產80萬噸對二甲苯(PX) 2006-2008 已獲國家發改委核準 爭取建成投產 騰龍芳烴有限公司籌建處 前期 廈門
            24 廈門翔鷺石化PTA二期擴建 397300 年產150噸精對苯二甲酸 2007-2009 國家發改委已委托中咨公司評估,中咨公司已實地考察,正在編寫評估報告 爭取建成投產 翔鷺石化企業(廈門)有限公司 前期 廈門
            25 乙二醇項目 1216500 年產70萬噸乙二醇   正在洽談 爭取建成投產 臺灣中國人造纖維有限公司 規劃 泉州
            26 15萬噸/年己內酰胺 314000 年產15萬噸己內酰胺         規劃 泉州
            27 1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項目 277000 年加工重油150萬噸   規劃招商     規劃 莆田
            28 臺灣石化合成項目 200000 年產MTBE: 9-17萬噸、丁烯-1:4萬噸、甲乙酮:3.4萬噸   正在洽談   泉港區政府  規劃 泉州
            29 苯乙烯項目 162200 年產50萬噸苯乙烯   正在洽談 爭取建成投產 臺灣苯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規劃 泉州
            30 臺灣臺達化學項目 160000 年產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5萬噸   正在洽談   泉港區政府  規劃 泉州
            31 20萬噸/年丙烯腈 158000 年產20萬噸丙烯腈   規劃招商     規劃 莆田
            32 福建紡織化纖集團醋酸乙烯項目 150000 醋酸乙烯10萬噸、EVA10萬噸、VAE3萬噸   正在洽談 爭取建成投產 福建紡織化纖集團有限公司 規劃 三明
            33 氨綸項目 150000 建設一套年產1萬噸/年氨綸生產裝置   完成預可研報告、對外招商   秀嶼區政府 規劃 莆田
            34 臺灣李長榮化工項目 120000 碳四綜合利用、丁二烯抽提,年產丁二烯 12萬噸   正在洽談   泉港區政府  規劃 泉州
            35 仙游溶聚丁苯橡膠項目 110000 建設一套年產10萬噸溶聚丁苯橡膠生產裝置   完成預可研報告、對外招商   仙游楓亭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 規劃 莆田
            36 有機硅深加工 48000 年產5萬噸有機硅單體   規劃招商     規劃 莆田
            37 莆田瀝青項目 35000 一期年設計加工瀝青5萬   完成預可研報告、對外招商   秀嶼區政府 規劃 莆田
            三、機械裝備              
            38 漳州(龍海)毅宏游艇生產線建設項目 30000 建設游艇生產線,建筑面積11.4萬平方米 2006-2008 征地,施工 建成投產 毅宏投資有限公司(漳州) 在建 漳州
            39 福州鉅全高強度鋁合金制品出口項目 20000 項目征地80畝,土建12000平方米,引進關鍵制造設備和檢測設備,并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建成后,形成年產鋁合金鑄件4000噸和鋁合金產品3000萬件的生產能力,全部出口 2006-2010 部分投產 全部建成投產 福州鉅全金屬工業有限公司 在建 福州
            40 與戴姆勒-克萊斯勒合資生產輕型商用客車項目 200900 將建設焊裝車間、涂裝車間、總裝車間、辦公樓及其他配套設施。一期年產4萬輛汽車,后續將根據市場需求擴充至年產6萬輛 2006-2008 項目合同待商務部審批 建成投產 戴姆勒-克萊斯勒輕型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前期 福州
            41 福州東南導入GS新款轎車項目 30000 與三期同建,在不新增產能的情況下導入GS新款轎車   規劃中 竣工 東南汽車 前期 福州
            42 福清洪興游艇制造項目 77300 年產36英尺游艇為主的鋼質游艇60艘、玻璃鋼游艇140艘 2006-2008 已核準,辦理征地手續 建成投產 福清洪興游樂器材有限公司 前期 福州
            43 福清洪舜磁懸浮離心鼓風機 78200 年產HST高速磁懸浮離心鼓風機系列產品1200臺 2006-2008 已核準,辦理征地手續 建成投產 福清洪舜工業有限公司 前期 福州
            44 福清洪光雙冷氣機 68100 年產鍋旋式雙冷氣機組系列產品1.9萬臺 2006-2008 已核準,辦理征地手續 建成投產 福清洪光機電有限公司 前期 福州
            45 福清洪立金屬結構件 65500 年產16萬噸各類廠房構件和構架、高速公路護欄、高層建筑構件等 2006-2008 已核準,辦理征地手續 建成投產 福清洪立鋼構工業有限公司 前期 福州
            46 福清洪幸鋁材產品制造加工 58900 年產鋁擠壓型材、鋁門窗、鋁制品、航太材料等6.6萬噸 2006-2008 已核準,辦理征地手續 建成投產 福清洪幸鋁門窗有限公司 前期 福州
            47 福清洪威非晶質干式變壓器 20800 征地179畝,建設廠房、倉庫及配套?偨ㄖ娣e11.9萬平方米,年生產規模為12000臺 2006-2008 已立項,正在報批土地 建成投產 福清洪威工業有限公司 前期 福州
            48 福清洪源耐震板材 13000 征地112畝,建設廠房、倉庫及配套?偨ㄖ娣e7.46萬平方米,年產量100萬立方米 2006-2007 已立項,正在報批土地 建成投產 福清洪源工業有限公司 前期 福州
            49 福清洪金冷熱切斷機 16000 征地139畝,建設廠房、倉庫及配套?偨ㄖ娣e9.2萬平方米,年生產規模為1000臺 2006-2008 已立項,正在報批土地 建成投產 福清洪金機械有限公司 前期 福州
            50 福清洪邑自動絞鏈、建筑五金 15000 征地150畝,建設廠房、倉庫及配套?偨ㄖ娣e10萬平方米,年生產規模為200萬套 2006-2007 已立項,正在報批土地 建成投產 福清洪邑工業有限公司 前期 福州
            51 福清洪勝變壓器、節電高(低)壓機器 9500 征地81畝,建設廠房、倉庫及配套?偨ㄖ娣e5.4萬平方米 2006-2008 已立項,正在報批土地 建成投產 福清洪勝工業有限公司 前期 福州
            52 數控機床項目 30000 生產數控機床   規劃招商   涵江區政府 規劃 莆田
            四、輕紡              
            53 漳州大眾紡織項目 60000 紡織規模20萬錠,主要產品T/C,T/JC,CJC,CVC產品 2005-2008 實施 2008年全部建成投產 漳州市大眾紡織有限公司 在建 漳州
            54 大華實業(仙游)有限公司 25000 皮革制品,年產值2億元 2006-2008 實施 2008年全部建成投產 大華實業(仙游)有限公司 在建 莆田
            55 龍海喜盈門家俱項目 28000 引進實木仿古家俱生產線,總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 2005-2008 正在安裝設備 2008年建成投產 喜盈門家俱有限公司 在建 漳州
            56 福清洪朋移動式休閑屋 15000 征地128畝,建設廠房、倉庫及配套?偨ㄖ娣e8.5萬平方米,年生產能力5000間 2006-2007 已立項,正在報批土地 建成投產 福清洪朋工業有限公司 前期 福州
            57 漳州燦坤小家電二期工程 100000 生產熨斗、煎烤機、咖啡壺、煎鍋等小家電產品,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投建30條小家電生產線 2006-2010 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正在建設廠房 建成投產 漳州燦坤實業有限公司 前期 漳州
            五、冶金建材              
            58 漳州凱西(漳州)冷軋薄板項目 84800 年產100萬噸冷軋薄板 2005-2007 實施 2007年建成投產 福建凱西不銹鋼有限公司 在建 漳州
            59 漳州福欣不銹鋼項目 560000 年產特種鋼72萬噸 2007-2009 項目上報國家發改委,國家發改委已委托中咨公司評估 建成投產 薩摩亞天龍投資有限公司 前期 漳州
            60 永定國產實業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 125000 新建2×5000噸/日水泥熟料生產線,年產水泥300萬噸 2005-2010 第一條生產線正在建設 建成投產 國產實業(福建)水泥有限公司 在建 龍巖
            61 漳平盛堡新型干法水泥 部門 部門 部門 部門 部門 部門28000 日產2500噸熟料 2006-2007 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 建成投產 漳平盛堡有限公司 前期 龍巖
            六、農業              
            62 葛系列產品產業化項目 12000 種植杜葛1萬畝,年產葛根5萬噸,葛粉5200噸生,葛根飲料200萬箱;擬建葛黃酮提取生產線一條 2005-2007 施工 建成投產 三明市杜葛生物發展有限公司 在建 三明
            63 閩臺優異珍稀茶樹種質快繁與配套高技術產業化項目 6300 在福州、武夷山建立閩臺優異珍稀茶種質資源圃。建設茶樹種質組培快繁基地,年育苗3000萬株。建設茶樹種質短穗快繁基地30公頃,配套用房1200平方米,年育苗6000萬株。建設1206公頃茶樹示范推廣園、加工廠房,年生產優質茶葉2496噸 2005-2008 已編制項目資金申請報告 建成投產 福建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 前期 福州
            七、生物制藥              
            64 福建安溪制藥可攜帶氧人造血漿項目 570000 項目用地600畝(含原材料基地建設100畝)。與香港一上市公司合資,引進美國品種和技術,現從原材料開始小批試產(采用動物血為原料)   規劃招商   福建省安溪制藥有限公司 規劃 泉州
            65 莆田新型抗艾滋病全人抗體藥物項目 22000 建設一個符合GMP要求的廠房及年產600萬針劑的生產線   規劃招商   荔城區政府 規劃 莆田
            66 沙縣天泰實業生物制藥項目 15000 結合技改,新上一條生物制藥生產線   規劃招商   沙縣經貿局 規劃 三明
            67 三明華健三尖杉雙酯堿提純產業化項目 10000 年產100kg三尖杉雙酯堿,配套種植三尖杉基地8000畝   規劃招商   三明華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規劃 三明
            八、服務業、社會事業              
            68 閩臺農產品交易市場 10700 建筑總面積13.5萬平方米 2003-2010 正進行三通一平 建成投產 石井鎮政府
            閩臺農產品市場有限公司 在建 泉州
            69 東山開發區對臺物流中心 30000 倉儲3萬平方米,主要有能源、農產品等倉儲、綜合樓及配套設施 2006-2008 完成規劃 建成投產 東山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 前期 漳州
            70 東山對臺傳統文化旅游島 5000 整合東山對臺傳統文化旅游資源,建設東山關帝廟正殿維修等11個項目 2006-2010 已規劃 建成投入使用 文化局、旅游局、臺辦 前期 漳州

            來源:東南網

            編輯:芳翼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