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在軌運行20多天,目前它已做好準備,等待與神舟八號飛船來個“深情一吻”。昨日,在第三十五期院士專家講壇上,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陶建中為市民解說了“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的過程。據陶建中介紹,“天宮”與“神八”對接時采用的對接機構由上海航天人研制,在原理、結構、尺寸與國際空間站基本保持一致,如果需要,將接口等做適應的修改,就可與國際空間站互相對接“聯通”。
天宮、神八對接技術先進
美聯社9月29日一則電訊稱,從技術角度來看,“天宮一號”的發射相當于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的水平。對此論調,陶建中回應“絕對不是”。
據陶建中介紹,上世紀60年代,美國和前蘇聯確實實現了航天器的交會對接,但是當時使用的傳統的“錐-桿”式結構,一個航天器的對接口內是接收錐,另一個航天器上裝有對接碰撞桿,碰撞桿漸漸指向接收錐內,接收錐將桿頭鎖定,對接后需要航天員將機構拆除才能形成通道。但是,“天宮一號”和“神八”對接采用的是目前比較先進的上世紀90年代周邊式對接機構,簡單來說就是整個機構裝置全在周邊,中間留有直徑0.8米的通道,這樣的通道更利于航天員走動,適合大質量的航天器對接。這種對接機構有118個傳感器進行測量,5個控制器接發指令,上千個齒輪軸承進行力和運動的傳遞。
此外,為了研制對接機構,上海航天人還建造了完整有效的地面模擬實驗系統,該系統讓俄羅斯的專家都連連稱好。
“深情之吻”10分鐘完成
在昨日的院士專家講壇中,陶建中給市民詳細描述了交會對接的過程。據他介紹,“天宮”和“神八”在交會前都處于高速運行狀態,時速達到28000公里以上,因此空間交會對接的難度很大。在“深情一吻”的過程中,對接機構需要完成碰撞、捕獲、緩沖、校正、拉近、拉緊、密封、剛性連接等八個動作。
這些動作都列有精確的完成時間,具體來說,碰撞、捕獲、緩沖共需要60秒,強制校正需要80秒,拉近需要240秒,拉緊則需要220秒,加上之后的密封和剛性連接,完成“一吻”總過需要10分鐘。
據陶建中透露,“天宮”和“神八”使用的對接機構在原理、結構、尺寸與國際空間站基本保持一致,如果需要,將接口等做適應的修改,就可與國際空間站互相對接“聯通”!拔覀儚募夹g到思想上都做好了準備,究竟能否真正聯通,需要看接下來發展的需要!碧战ㄖ羞@樣說。(晨報記者 陳抒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