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光下神八和天宮分離。新華社發
天工神吧交會對接示意
本報訊 昨晚8點,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完成第二次交會對接,達到了預期目的。
天神昨晚分離合體
昨晚7點24分,天宮和神八組合體飛到祖國甘陜上空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發出“分離”指令,4分鐘后,兩個航天器上的交會對接機構順利解鎖,在彈簧推桿的彈力作用下,天神分離,神八緩緩撤離至140米停泊點。
隨后,神八在地面控制下再次向天宮靠攏,30米,20米,10米……經過接觸、捕獲、緩沖校正、拉回、鎖緊等技術動作,天宮和神八再次合體。
陽光分手陰影中合體
北京飛控中心副主任麻永平介紹,這次試驗主要目的是檢驗組合體分離、飛船撤離功能和交會測量設備在陽照區的工作性能,并進行天宮與神八二次交會對接。
試驗安排在飛船運行第216圈地面連續測控弧段進行,為充分考核光學測量設備在光照條件下的功能性能,組合體分離、飛船撤離和交會試驗大部分過程在陽照區進行,對接在陰影區完成。
神八回家要倒飛撤離
昨晚是天宮和神八的最后一吻,神八預計17日返回地球。今日凌晨,天宮與神八組合體又掉了個頭,由倒飛轉為正飛,為神八回家做準備。北京飛控中心副總師李劍說,最終撤離返回的時候,組合體不再調頭,神八倒飛撤離,即直接從前面撤離。神八分離后不是立即就返回,而是計劃撤離后一天返回,主要是在程序設計上為返回前軌道的偏差留有調整余地。返回程序的準備也需要一定時間,還要考慮主著陸場氣象條件等很多因素。
>>揭秘 4彈簧力促天神分手
天神合體的連接主要靠對接面上的12把對接鎖,每把對接鎖的拉力3噸,共36噸。當天神的對接機構控制器接到分離指令后,對接鎖就將實施解鎖動作,對接鎖解開后,將通過對接面上4個被壓縮的彈簧推桿的彈簧力,將兩個航天器輕輕推開。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陶建中解釋,“這個彈簧力并不大,只有幾百牛頓,相當于幾十公斤。兩個航天器被推開后,將保持一定姿態,緩緩分離!
在浩渺太空,讓航天器組合體成功分離,是保證航天員安全回家的前提。我國在對接結構設計中采取了多種“冗余”措施以確保航天器組合體分離,一旦自動分離不成功,還能采取手動分離等方式。
據介紹,我國自主研制的對接機構與國際空間站、航天飛機、聯盟號飛船等航天器所使用的對接機構兼容,在對接原理、構造、結構尺寸上都保持一致。如果我國要與國外進行太空合作,對接機構只需進行適應性的接口協調即可。
技術是否成熟
還需分區驗證
>>追問
航天專家龐之浩認為,這次交會對接試驗,可以說我們已基本掌握這一技術,但仍需經過多次試驗,才能達到成熟狀態。
“為穩妥起見,這兩次試驗都在甘肅、陜西上空,以后可能要在不同區域的上空試驗”,龐之浩介紹,等技術成熟后,交會對接過程中可能不需設立這么多停泊點。
“這次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今后通過交會對接,要把人送到天宮實驗室里,把貨物、燃料、食品送上去,航天員還要打開艙門,搬東西過去”,龐之浩說,這些過程將面臨新的考驗,如艙壓平衡、航天員操作的準確性等。
龐之浩介紹,自動交會對接像“傻瓜相機”,優點是比較省力,但也容易出故障,手動交會對接成功率高,但耗費航天員的精力和體力,兩者各有千秋,最好的方式是兩者結合,一旦出現問題,通過人的操作隨機應變。(本版采寫 本報記者 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