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南市金龍食品商行的譚文龍(左一)在推介杏仁粉,這 是用他自己發明的小型研磨機磨出來的,更加細膩。
今年花博會臺灣館再度亮相,依然火爆。兩天來,記者遍訪參展臺商,深切感受他們對兩岸農業交流合作“更上一層樓”的期盼。
利益是共同的
“你好啊,我們又見面了!睍r隔一年,再度相逢臺灣館,今年又來參展的幾位臺商一下子就認出了記者。除了熟悉的面孔,記者還發現了熟悉的招牌,如“南投縣埔里青草生產合作社”。正當記者詢問去年那位先生怎么沒來時,展位前的一位女士笑了起來,“你還記得?那位是我的先生,這幾天正好溫州也有個展銷會,這邊就叫我來了!边@位祖籍河南的田姓女士介紹說,去年參加花博會后,感覺不錯,今年就又爭取了一個展位,沒想到展銷的筋骨草膏仍然很受歡迎。
臺灣館組織者之一——臺灣云林縣農會特產推廣中心會長王坤龍告訴記者,由于展位有限,今年很多想來大陸看看的臺商都來不了,“大家為什么這么急迫?還不是看好大陸廣闊的市場前景!
訴求還有很多
眾多臺商普遍反映,大陸消費者對來自臺灣的產品有兩個感受:品質不錯、價位太高,因而,有些展位是“看的人多,買的人少”。
對此,他們解釋道,這一方面是由于產品生產成本高、臺灣消費水平相對高于大陸,但另一方面是目前進入大陸市場的“成本”較高所導致。展銷臺灣獨特的古坑咖啡的王坤龍介紹,他已經在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設立了經銷點,但目前貨還是要經轉香港運過來,這極大地增加了運輸成本,“一袋咖啡在臺灣賣50元,我在大陸就要賣100元,而賺的利潤是一樣多,因為多出來的都被運輸成本、關稅、營業稅等占去了!
記者提及為什么不經過廈金航線進貨,王坤龍說,這比較適合小規模的貨物運輸,因為所用的貨船相對較小,至于大宗貨物,即使走這條航線,又是上飛機,又是裝貨船,成本也難降下來!八,實現直接‘三通’最好,對大家都有好處!
經驗可資借鑒
與去年一樣,今年臺灣館里有幾家參展臺商仍是打“農會”、“合作社”、“產銷班”等招牌,如臺南市農會、古坑鄉農會、南投縣埔里青草生產合作社等。
“采訪我的記者幾乎都會問,農會有什么作用?”云林縣農會特產推廣中心王坤龍會長介紹說,在臺灣各地都設有農會,農民可以自主加入。農會設有輔導科、推廣科,為農民提供生產、銷售、技術服務,還辦家政班,提供像炒菜、照看孩子這樣的家政服務。此外,農會還設有加工廠,收購農民種植的作物進行深加工,而且,萬一市場行情不好,他們會以保護價收購。同時,農會還可以代表農民向政府部門爭取資金,支持新品種、農技推廣以及建設廠房等。此外,農會本身還設有金融機構——信用部,向農民提供貸款。
有別于農會,合作社、產銷班則直接介入生產銷售。臺中縣全信農特產品推廣中心蕭元勝介紹道,合作社、產銷班根據種植作物的類別而區分組建,如番茄產銷班、梨子產銷班。產銷班實行產銷合一,一般有十多個人,一部分是耕作人員,一部分是行銷人員,還有農技人員進行科技推廣、輔導,帶動農民開發農產品等。
“臺灣農業能獲得大發展,比較先進,農會的作用功不可沒!蓖趵堈f。(記者段金柱文/圖)
來源:福建日報
編輯: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