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關注2007年兩岸春節包機
        字號:
        河南老兵崔金品趙金典:當兵不怕死 怕死不當兵

          時間:2007-08-09 17:05    來源:     
         
         

         

        91歲的崔金品七七事變七十周年重返盧溝橋。

        91歲的29軍老兵崔金品

        88歲的29軍老兵趙金典。

        88歲的29軍老兵趙金典。

         

          主持人:現在坐在網友面前的老先生都是河南人,左手邊的這位是崔金品先生,今年91歲,您好。右手邊的是趙金典先生,今年88歲。兩位都是29旬的老兵,有幾個問題想問一下兩位老先生。

          1937年7月7號“七七事變”那一天,你們在哪里?

          崔金品:都在頤和園那里。

          主持人:您是哪一年當的兵?

          崔金品:35年。

          趙金典:我是34年。

          主持人:你們當兵的時候用過大刀嗎?打仗的時候用過刀嗎?

          崔金品:連隊里都有刀,當時我在師部里,我跟團長跟班,都叫我們挎著槍。

          主持人:打仗的時候,您們結婚了嗎?

          趙金典:沒有。

          崔金品:那時候他還小,他比我小三歲。那時候我才17歲,就是在團部里,掃個地,倒個洗臉水。

          主持人:那個時候剛當兵。

          崔金品:是的。

          主持人:日本軍占領了宛平城以后,您當時在哪里?

          崔金品:到了河北省。

          主持人:在您從軍這么多年,當兵這么多年,最苦的一站是哪一站?

          崔金品:有一年從保定往南推,修運河的時候,那是最艱苦的。

          主持人:那是什么地方?

          崔金品:就是從保定,黃河以北,平地里的水都有五尺都深,有一人多身,都漫延到河北去了,修這個是最難的。

          主持人:您在當兵的時候,應該見到很多戰友都犧牲了,那時候有想過怕死嗎?

          崔金品:“當兵不怕死”,這是政府的口號,怕死不當兵。

          主持人:二位身上有傷口嗎?受過傷嗎?

          崔金品:我這個地方就有傷。

          主持人:您也受過傷嗎?

          趙金典:我沒受過傷。

          崔金品:他小,我當時才18、9,他才15、6。

          趙金典:我才15。

          主持人:您跟日本軍有過近距離的肉搏戰嗎?

          崔金品:29軍開了一個反擊會,找一些精明能干的人,到了日本營,他們都不敢出門了。

          主持人:1945年8月15號,日本人投降了,八月光復,那個時候您二位在哪里?

          趙金典:日本人投降的時候,我在湖北。

          主持人:你們二位還記得那一天是什么樣嗎?

          崔金品:都高興得不得了。

          主持人:有開慶功大會嗎?

          崔金品:有。

          主持人:您們老家都在河南,八年抗戰的時候,有機會回老家打敵人嗎?沒有路過過老家?

          崔金品:我路過過老家。

          主持人:當時在裝備上有什么不同嗎?比如共產黨的軍隊,您所在的部隊,還有日本人的軍隊,裝備上都有什么不同嗎?

          崔金品:29軍的裝備和中央軍的裝備都不一樣。

          主持人:您退伍是哪一年?

          崔金品:我43年都沒有離開過部隊,包括后來的起義,我也參加了。當時我有病,兩個腿腫的都不敢走,在那兒住了兩三月。

          主持人:起義之后您在哪里?就是離開部隊以后,您去哪里了?

          趙金典:在湖北襄樊附近。

          主持人:在湖北襄樊待了多少年?

          趙金典:30多年。

          主持人:您什么時候回的河南呢?

          趙金典:33、34年回的家,我家是河南的。

          主持人:從解放到現在這幾十年,您是怎么過的?

          崔金品:當時共產黨把我們歸為陳毅,陳毅有一個副團長,開了會,愿意在這兒的,繼續送到后方醫院,不愿意在這兒的,愿意回家的,可以拿路費,把你送到家。

          主持人:這幾十年,您們除了這一次,之前有沒有見過自己的戰友?

          崔金品:沒有,都是在家勞動。

          主持人:就是悶頭種地。

          崔金品:對。

          主持人:趙先生,從部隊離開以后就回家種地了是嗎?

          趙金典:是,不回家種地,老百姓還干啥。

          主持人:您們怎么看待當年日本的侵華戰略,以及目前日本對待中國戰爭遺留問題上的態度。

          崔金品:他們的態度是可恨的很,我們為了跟他們反抗,損傷很多人。

        (來源:騰訊網)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