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2月,英、美、蘇簽訂《雅爾塔協定》,規定,在歐洲戰爭結束后三個月內,蘇聯應對日宣戰。由于美英是以犧牲中國的主權來換取蘇聯對日出兵的條件,這也被稱為“遠東慕尼黑”陰謀。
1944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共同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否則將予以日本“最后之打擊”。蘇聯對這個公告的發表頗為不滿,因為既未與他協商,在最后署名中又沒有他。而根本原因在于,此時美國的原子彈已試驗成功,同時美國新總統杜魯門對于蘇聯的參戰并不抱太大興趣。
1945年8月6日,為在軍事上領先蘇聯一步以便于爭奪日本,美軍不顧國內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科學家聯名反對,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8月9日,又在長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彈。蘇聯紅軍也在8月8日對日宣戰,并于8月9日出兵中國東北。此時的關東軍雖然和蘇聯紅軍兵力相當,但裝備相差太遠,已經完全不是蘇聯紅軍的對手,蘇聯紅軍在中國東北橫掃日本關東軍。據某些資料表明,軍事上取得勝利的蘇聯紅軍軍紀卻甚壞,蘇聯軍隊搶劫財物、奸淫婦女,甚至發生了中國松江軍區司令員盧冬生被蘇聯低級軍官殺害的事件,但也有資料認為這只是個別事件,盧冬生被害純屬意外,且違反軍紀者已處決。
由于美國核打擊與蘇聯軍隊的參與,中國內部開始有人感覺到抗日戰爭終結之日的到來,共產黨由毛澤東發表《對日寇最后一戰》,在其抗日根據地內發動了所有力量向已被長期游擊戰困縮在大都市的日本軍隊展開全力進攻。將原本分散的抗日根據地一一連通。不久,國民黨方面也有所動作。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宣布投降。 1945年8月16日,蘇軍總參謀部發表聲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5日所發表的投降聲明,僅僅是無條件投降的一般宣言 ,并未向武裝部隊發布停止敵對行動的命令,而且日本軍隊仍在繼續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實際投降……遠東蘇軍將繼續對日攻勢作戰!贝硕螘r間,由于日軍的敢死隊出動,導致蘇聯傷亡較為慘重。戰事直到8月23日蘇軍占領旅順港口才真正告一結束。
蘇聯通過僅一個星期的戰斗,占領了主權原屬于中國的唐努烏梁海,又迫使中國放棄了對外蒙古的宗主權。此外,還從中國獲得了中東鐵路和旅順港的使用權。從日本獲得了庫頁島南部和整個千島群島。
美國最后從日本獲得了馬里亞納群島,占領琉球群島和日本本土。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谷諔馉幖暗诙问澜绱髴鹬链苏浇Y束。
(責任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