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
20年艱辛
5000件戰爭遺物
段:我們這個民族再也不能傻了,再也不能做對國家和民族一丁點對不起的事。
第一次公開的戰爭記錄
大量塵封秘聞和驚人往事
段:屈死的每一個人都是冤魂,這些冤魂應該查。
段生馗,收藏戰爭的人
精彩對白
記者:為什么想到收藏這一塊的文物?
段:從小我們在家里面也就聽到鬼子殺人了,慘絕人寰的行為。
記者:各式各樣的軍刀說明了什么問題?
段:這樣的六十年后的刀砍兩個釘子都沒有問題,你說殺一百個人會有問題嗎?!
記者:你為什么一定要收這幾個桶呢?
段:桶里的冤魂哪,有冤魂哪。
記者:剖案是怎么收藏的?
段:他家的后院里面很大的一個坑,一挖一看全部都是尸骨銷毀的。
記者: 60年過去了,仇恨應該要化解。
段:但是記憶永遠地必須保存下去
人物介紹
段生馗
40歲,云南省騰沖縣人
騰沖和順滇緬抗戰博物館館長
收藏抗日戰爭中滇緬戰役的戰爭遺物20多年
正文
字幕:200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60周年紀念日
云南騰沖 滇緬抗戰博物館
博物館采訪:
段:這個是我們的館徽,它原來是一個機槍的彈殼。它應該是兩個和平鴿站在那個十字架上,應該是和平使者。
記者:那這個東西是誰做的?什么人做的?
段:是美國的一個士兵,可能我在估計,就是推測,可能是在戰壕里面,空余的時間用刀刻的。
記者:為什么會變成館徽呢?那么重要?
段:我覺得它代表了一個最深刻的意思,這個意思就是和平鴿是向往和平,特別是戰爭是為了和平,代表了戰爭與和平之間的關系。第二個死亡,這個十字架是死亡,死亡了就是和平。
記者:這是你們的設計?
段:我們的設計,這個館就是我們基本上是三橫兩縱,有三個橫向的這樣,兩個縱向的這么樣的一個建筑結構。我們為什么選擇這里作館呢,當時就是20集團軍司令部的舊址,20集團軍是反攻騰沖的主力部隊,最后達到反攻騰沖城的時候,司令部就在這兒,我們可以逆推到60年前,整個參謀在這里都是上上下下在跑,肯定嘀嘀的發報聲在這里不絕于耳。
解說1:1944年,中國軍隊發動了被稱作“滇西復路戰”的滇西作戰,意在從日軍手里奪回當時我國唯一的陸上國際運輸通道滇緬公路,為全國抗戰運送所需要的國際援助物資。當年9月,中國軍隊收復了位于滇緬公路附近的戰略要點騰沖城。騰沖成為抗戰中中國軍人收復的第一座縣城。
段:我們這個館的很多圖片都是第一次面世,為什么是第一次面世,因為這些照片都是我收到的日軍的一些相冊,從相冊上面摘錄下來的。像這個都是收到的很多日軍的照片,有在緬甸的,有在騰沖的,有在龍陵的。像這面旗是占領了江蘇的什么地方什么地方他就寫上字,一個日本的學者出了40萬元買這個,就是這個旗。
記者:你為什么不賣呢?
段:第一它很珍貴,很不容易才收到的,那個鬼子占領了江蘇,占領了什么東西,就在某年一月,占領哪里,某年某月占領哪里,張揚他的軍威,但是是中國人的恥辱,到了今天是鐵證,從歷史的價值來說,日本張揚它的軍威,我們前一輩人所到之處怎么樣怎么樣,作為我們是鐵證啊。這是一種證據,多重要的。
記者:拿了四十萬可以買更多的文物?
段:我不成了當今的漢奸了,我不能這樣做,那東西多重要啊,它都是鐵證。
博物館采訪:
段:像一個細菌?,現在右翼分子都在否定,在滇西沒有使用毒氣戰和細菌戰,這就是鐵證。這是毒氣。
記者:但是這些你是不是在滇西找到的?
段:就是在騰沖,這些東西都是在騰沖。死了多少人了,最后直到解放后的50年代,我們滇西司令部還在頒發防治鼠疫暫行條例。這就是鐵證。
字幕:據統計,日軍占領滇西兩年多期間,滇西民眾被殺害或因鼠疫和饑餓死亡12萬多人。
記者:這是你說的軍刀。
段:各種各樣的軍刀,滇西成了各種軍刀的屠宰場,像這樣的軍刀是士官背的,南京大屠殺用的就是這種制式的軍刀,現在日本的右翼分子就否定,說這樣的刀不可能殺一百個人,這樣的刀絕對能殺一百個人,現在砍釘子是高爐鋼,一刀砍下去絕對不會起,你說殺一百個人是絕對沒問題的。這個就是日軍做活體解剖的解剖臺,是折疊式的,必須用馬拖著。
記者:它可以折疊起來?
段:折疊起來,跟那個是配套的,在這個上面,有兩個洞,這兩個洞是外繩子拴住的,不能動的。在這個手術臺上犧牲的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兒女,為什么這樣說呢,合體解剖必須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必須是堅貞的抗日分子,第二個條件,必須年輕,第三個身體健康。具備這三個條件的都是我們的偵察兵,我們的愛國青年,都是這樣的人。日軍抓到了這些人以后,進行合體解剖,是根據他自身的軍醫交待的,身體剝光了以后,然后用身子拴住,他是不用麻醉的,醫生拿著那個手術刀,順著腹腔一刀劃下去,一刀割下去,左手拿著大鈍器再把這個瘡口拉大,然后用解手的機子把兩邊的肋骨鋸掉,然后把腸子翻轉出來,切成片,然后看心臟的變化,看肝的變化,看脾的變化,然后抽出膽汁。最后注射嗎啡而死,或者用手術刀一刀割下靜動脈而死,最為殘酷的是什么,活體解剖了以后,他還把他的心、肝炒著吃了。像那一張照片就是他自己拍出來的,那個就是在這樣的活體解剖手術臺上自己做出來的。這就是慘絕人寰的。
記者:剖案是怎么收藏的?
段:是在我們騰沖城里面的,城里面有一次姓胡的人家,那個院子還是很大的,四合院,當時鬼子在里面不知道做了些什么東西,說是傷兵也不像,進去的中國人就沒有出來了,最后鬼子打敗以后,他家的后院里面很大的一個坑,一挖一看全部都是尸骨銷毀的,就是日軍做一個細菌戰或者是做一個人體解剖的東西,它不是醫院。進去的人沒有活著出來的,除了鬼子。最后我到他家里面去,知道了家里這個情況,這個木板的臺在他家里面,他家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這個箱子,他家拿它放衣服,臺還擺著在用。我覺得這個東西好像是當時的,他說是,還有一些醫藥瓶,醫藥瓶很多,還有一些剪子,有的已經用了不行了,他說可能是一個醫院吧,我一看我就知道了,這是手術臺,這是人體解剖的手術臺。
隔斷:
導視1:
令人發指的罪行
12只汽油桶,上面漂著頭發、骷髏、煮熟的大肌,然后把這個桶流出來是白花花腥臭的
難以言說的創痛
段:值得介紹的就是最里面的這把槍刺,這是日軍的很普通的槍刺。
記者:沒有什么特別嗎?
段:沒有什么特別,但是這把槍刺,它有一個相當殘忍的,慘絕人寰的后面的歷史故事。
記者:那把刺刀有什么來歷?
段:那把刺刀是我幾年,當時是騰沖和龍陵,鬼子為了連起這兩個縣,招了很多民工修了那個路就叫騰龍公路,有一個護路隊。當時鬼子的護路隊到那個村里面,一般情況下在村子外面都是有放哨的,鬼子來了馬上敲鑼,就跑了,有一個婦女,我們云南人駝鈴,就是食品吃的磨,用沖的。那個響了,鬼子護路隊大概二十多人,一看見那么漂亮的花姑娘,在村子外面都看得到,扯她的衣服,死死地扳著那個隊,沒有作用。好了,二十多個鬼子輪奸,像野獸一樣的鬼子,還要研究一下中國女人的結構。就用這樣的槍刺把她的嘴唇、乳房、陰戶還有臀部的肌肉。
記者:這個刺刀怎么留下來?
段:就是這把,這把刀是插在她的陰戶。她的丈夫也不忍心摸這把刀,這把刀拔出來用一塊布裹著,這是他給我一個協定,以后不管以任何形式展出來的時候,都不能說出真名。但是故事要原原本本說出來。
段:最為慘絕人寰應該說一下這個。七年前,我到20多公里的地方白家河收到了,我查了史料,白家河那個村活煮了12個村民。
記者:剛才看到的幾個汽油桶(有什么背景)。
段:是在1944年的6月8號,騰沖駐扎的148聯隊被遠征軍擊潰以后就往城里面撤,撤到白家河一個村子里面,因為是戰敗了,戰敗的鬼子最殘忍了,又遭到了游擊隊的伏擊,游擊隊打死了五個鬼子,然后有12個村民在山里面勞動不知道村里面發生的這些事,回到家里就已經是黃昏,鬼子馬上看到這12個人,就拿這12個人報復。
記者:他們并不是武裝人員。
段:種田種地的老百姓,是我們本地的老百姓。鬼子就把這12個村民,把他們的衣服全部扒光,架起12個汽油桶,把手、腳捆住,扔進汽油桶里面,然后再用石板蓋住,用冷水在外面慢慢地煮,老百姓聽到慘絕人寰的叫聲,無法形容。直到第二天太陽出了,大概就是我們這個的地方的8、9點鐘,太陽出來鬼子撤了,村民從山里面回來,根本認不出誰是誰,認不出來,看到12只汽油桶,上面漂著頭發、骷髏、煮熟的大肌,然后把這個桶流出來是白花花腥臭的,老百姓是深惡痛絕,把它深埋,最后剩下兩只。
記者:為什么留下這兩只?
段:村民說,12只油桶要剩下兩只,這是當時村長說的,我們這個民族災難太深,我們要教育后代,把這兩只油桶留下吧,留下了這兩只油桶。留下在村子里面,我研究我知道,去了很多次,這兩只桶應該轉讓給我,它應該去它要去的地方。
當時村民說,這是我們整個村的歷史,(不肯賣)。最后過了幾年以后,村子里面要引自來水,找到我,我們不能賣給你,如果你愿意支持我們,我們知道,就把這兩樣東西贈送給你,你好好保存。拿這樣東西的時候,必須是晚上。
記者:為什么?
段:這個可能就是他們的冤魂,大家都不忍心看,也不忍心摸,第二個不能弄出聲響。這是桶里面的冤魂,有冤魂啊。我帶去了三個幫手,我們遵照村長的要求,黃昏的時候,開著車到那里去,輕輕地從那里面抬到車子上面,沒有弄響任何一個聲音,除了汽車的馬達聲音。我想至今由于我們的前程,我至今也沒有驚動屈死在桶里面的冤魂。
記者:你相信有冤魂?
段:我覺得從我收藏的東西來說,從這一段歷史來說,不能用冤魂這個話來說,它有歷史,就有這些悲慘的遭遇,這些悲慘的遭遇組合起來,我覺得屈死的每一個人都是冤魂,這些冤魂應該查。
記者:從知道到最后收到花了多長時間?
段:三年。鬼子在騰沖包括整個滇西,這種事例很多,現在我講白家河是其中的一個,還民光的煮死了七個俘虜,在浦川煮死了兩位抗日保長,我一再要揭露,在7年前,我覺得汽油桶一定要找到。
記者:這應該好像是日本的東西?
段:你只要把開水一倒進去,日本的女人就凸現出來了。
記者:誰用的?
段:15軍團司令部。
記者:什么用途呢,怎么會給他這個這個帶到戰場上?
段:喝咖啡,喝茶,日本的茶道喝茶。
記者:這個館的展品當中還有很多日軍生活用品,為什么這個也在收藏范圍之中?
段:日軍一方面真實的表露是野獸性的,獸性的行為,慘無人道的行為,但是從另一個方面,它受到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他抓緊享受,衛東成是大東亞共榮的使者,是解放東亞各民族的勇士,他還要享受啊。很精美的瓷器,也不乏黃色的精神食糧,那些東西都很多。
段:這是當時慰安婦的一些照片,日軍把人的裸體做成裸體照,成為他的精神食糧。
像這次日軍在他的軍事史上,創造了人類軍事史上的最大丑聞就是慰安婦制度。
段:我計算了一下,在滇西有560個慰安婦,有30多個慰安所,他們要圖新鮮,這些慰安婦幾個輪流地在這幾個慰安所服務。我計算了一下,一個軍人一個星期有兩張慰安票,那么這樣計算,這560個慰安婦一天必須接受50到60鬼子的蹂躪,你可以想一想,慰安婦所身處的人間地獄,她們是怎樣生活的。
記者:但是我聽說現在在日本有一種言論,辯解說她們是自愿的。
段:這是第一個言論,第二個言論更張狂,他們說你們能為大日本皇軍慰安是你們的無上光榮。
記者:事實呢?
段:那個慰安所,30多個慰安所外面都有什么呢?都是有鐵絲網拉上,都有兵看著的,每一個慰安組是40個人,小組的組長是真正日本的女人,日本女人天天看,誰不順眼,誰要想跑,心里有什么變化,立即處死。
記者:500多個慰安婦最后命運呢?
段:多數命運很殘,城將要攻破的時候,所有都被鬼子殺了,有的是吃毒藥,有的是手槍槍斃,有的是引爆炸藥扎死,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僥幸地逃出來,很少。
隔斷
導視2:
征服不了的斗志
跟鬼子在民光的單人格斗,不放一槍一彈,那是殺得痛快啊
民族不屈的氣節
62歲拄著拐杖,我們(全國淪陷區)500多個縣長中最有骨氣的讀書人
解說2:滇西淪陷后,中日兩國軍隊隔怒江對峙。而淪陷區的人民也自發組織起來展開斗爭。敵后抗日政府、抗日游擊隊、民眾自衛隊等等抗日機構組織紛紛建立,抗日救亡運動風起云涌。
段:這就是縣長,抗日縣長62歲還出任騰沖縣長,帶領我們騰沖人民組織游擊隊,疏散傷兵,深入敵后進行抗戰,是我們中華民族600多個淪陷縣長中最有骨氣的讀書人。
解說3:1942年騰沖淪陷后,當地民眾自發組織抗日縣政府。62歲的文人張問德臨危受命,出任縣長。面對騰沖日本駐軍管理地方行政事務的長官田島壽嗣的勸降企圖,他揮筆寫就《答田島書》,嚴辭痛斥日寇,大義凜然,一時間國內各大報紙紛紛刊載這篇文章。當時的軍政部長陳誠代表蔣介石接見張問德時,稱譽他是“全國淪陷區五百多個縣長中之人杰楷!。
字幕:茍騰沖仍為閣下及其同僚所盤踞,所有罪行依然繼續發生,余僅能竭其精力以盡其責任,他日閣下對騰沖將不復有循良醇厚之感,由于道德及正義之壓力,將使閣下及其同僚終有一日屈服于余及我騰沖人民之前。
記者:在騰沖人的心目中,張問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段:我們騰沖各族人民的靈魂,是我們騰沖人民抗擊外人的代表,騰沖人民很尊敬他,包括他們的后代。
記者:這樣的縣長也不能升官,也不能發財,危難之時。
段:抗戰勝利了就走了,一張紙交了以后就走了,不是為了升官,不是為了發財,那是冒著生命危險,是一種民族精神啊,你說這樣的人值不值得我們尊敬。
段:這個是反映我們騰沖游擊隊的,這個大家都很清楚,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當時我們師長跟鬼子下戰書,在茶山硬拼,就是殺出一條路。
記者:館里面還看到抗日軍用的刀。
段:對。當時的抗日游擊隊都沒有槍,就是憑著大刀,特別是副師長,叫洪行,他曾經下戰書,跟鬼子在民光的單人格斗,不放一槍一彈,那是殺得痛快啊。鬼子認為他是武士道精神,白刃格斗是他強項,在中國人的大刀面前,統統都是載在我的刀下鬼,當時都練了,鬼子一個突刺過來,然后用刀擋住,順勢一刀劃過去,兩只手就掉了,然后抽刀一劈,整個腦袋下來了,殺出了中國人的威風。但是鬼子狡猾,他拼刺刀只有一百多人,后面那些都是架著機槍打的,最后游擊隊撤了。
記者:那些小彎刀有點像村民割柴用的。
段:對,這就是割馬掌的,我們游擊隊把這個刀派上了最好的用場,到了晚上,游擊隊樂觀將士就把上衣脫光,鬼子晚上的碉堡粘合里面是黑布隆冬的什么都看不到,摸到鬼子戰壕碉堡里面,然后上衣脫光了以后,一個毛巾扎在右臂上,只要摸到上身穿衣服的,他們知道鬼子晚上睡覺是穿衣服的,上身穿衣服的,就用刀刺一下,腦袋就割了。騰沖人就是在秋收后,要到田里面抓田螺來煮著吃,白天是不行的,晚上必須摸,騰沖形象地把黑殺隊叫做是摸夜螺螄。
段:這個廳我主要是做了一個飛虎隊的航空隊。這個廳有三個最精彩的東西。
解說4:2002年,段生馗在緬甸農村收購到這枚戒指,戒指是當地人在失事的美軍飛機殘骸附近找到的。經過多方查證,戒指是美國俄勒岡大學的畢業紀念品,而這枚戒指的主人是畢業于俄勒岡大學的一名飛虎隊隊員,當年他的飛機就是在這片叢林附近失蹤的。
記者:怎么斷定這個戒指就是他的呢?
段:當時飛行的是最后一次,他跟地面的聯絡就是在緬北叢林,就是在經緯度那個范圍內,最后跟地面聯絡的最后一次。當時他把資料一查過來,我一看,從當年阿塞姆的機場起飛,飛到途中受到冷空氣的影響最后失蹤,發給他家的通知書是失蹤,一直都沒有說犧牲。就在去年,今年的4月份,他的侄兒,他的直接繼承人也來了。他當時才二十幾歲沒有結婚,是他的繼承人,他妹妹寫了一封信,很委婉地說,這個東西能不能帶回去,帶回美國去,讓它榮歸故里。
記者:你當時什么心態呢?
段:很難割舍,最重要的是他家應該要保存。我爭取在最近把它復制下來以后,以后來的時候,就把原件奉還給他,讓它帶著這個家族的英雄事跡榮歸故鄉,回到美國去。
解說5:在滇西戰場上,美國盟軍部隊給予了中國軍人以寶貴的支持。其中美軍第十四航空大隊,也就是著名的飛虎隊,為滇西抗戰的勝利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2005年8月,一些老飛虎隊員回到當年戰斗過的地方,參觀了滇緬抗戰博物館。
王達三:美國飛虎隊的老兵到這兒來參觀,他們抱著飛機的殘骸激動不已,他們說你們怎么有這么多的文物?真是有心啊。而且其中有一個,當時輸油管的,當時最長的,從印度到中國的,他說我就是干這個活的,他指著那個照片和輸油管說,我當時就是干這個活的,你們這兒有輸油管啊,非常激動。
解說6:在滇西抗戰中,當地民眾冒著極大危險掩護救助過很多盟軍將士。至今在滇西民間,還有很多當年盟軍留下的物品,而關于中美兩國軍民之間友誼的動人故事也仍在流傳。
記者:鋼筆后面其實也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段:這個鋼筆的主人跟我是親戚,也是在界頭。在1942年的6月份,飛機入侵橋頭對它進行轟炸,鬼子在界頭的橋頭修了很多的碉堡,很堅固,地面就打,飛機的轟炸機就中彈,還好,他在最后一刻成功跳傘,在界頭永安的高家坡,姓趙的一家農戶,正在吃飯,我們云南就是這樣的,哎喲,猛然看到房子是這樣的兩只大腿伸下來。不得了了,跑出去一看,飛機員,趕快救啊。
記者:能辨認出來嗎,是咱們的飛行員。
段:辨認得出來,馬上村民用梯子放下來,救人就用生雞蛋,讓他吸,掐他的人中,看到那么多的村民,就到處說謝謝你,謝謝你,老百姓不懂英語,就認為他的名字叫做三克油,因為不知道他說什么,趕快找艾老師,叫艾子昌的,他年輕的時候,到昆明讀過書,懂英語,他是一個小學的校長,艾老師來了,來了以后說清楚了,他不叫三克油,他叫卡爾尼,是一個飛行的上尉,他說的意思是現在很危險,幾個小時以后鬼子要來搜這個地方,想辦法他馬上要轉移。
記者:當時老百姓的救助活動會有危險嗎?
段:如果你救了,如果被鬼子發現了,一個村子統統殺死了。我們騰沖救了七個飛行員,幾天以后大家明白,不能這樣躲,一定要想辦法翻過高麗山敵戰區封鎖線,送回到那邊就安全了,最后艾老師一個人,他說人多了不行,一個人送,騎了一匹馬,最后成功地到了高黎貢山鬼子的封鎖線,渡過了怒江,到了保山。離分別的時候,卡爾尼就送了這支水筆給艾老師,這就是一種見證。當時卡爾尼走的時候,跟村民說,只要我一飛過你們的上空,我就要打三炮,你們就知道我在上面了。每一次兩年多的抗戰中,每次飛過這個地方,怦怦怦打三炮,大家就知道,三克油又在上面了,三克油又在上面了。1945年抗戰勝利了,美軍走了,卡爾尼專程從昆明的機場起飛駕著飛機,來到整個永安轉了九圈,放了九炮,村民們都知道,三克油走了,三克油再也不會來了。
段:這個館我最后安排了一個鑰匙做最后的結束。
記者:這是什么鑰匙。
段:這個鑰匙就是松山攻打下了以后,日軍的倉管員逃出松山,被百姓捉住,老百姓要打死他,他就從口袋里面掏出鑰匙,說這把鑰匙是軍火庫,松山下面有很多軍火庫,傳說他把滇西的玉石、黃金,還有軍火統統都在下面的軍火庫里面,為討好老百姓,老百姓就把這個送到部隊里面去,交到部隊里面去,所以這個就成為一個秘密。
記者:你相信這是真的嗎?
段:它是一個謎,是不是真的,我收藏的時候,首先有謎,信與不信之間,親自到那個地方去看,看是不是事實,是事實就行,不是事實就算了。這把鑰匙的神秘性,也貫穿了我整個的收藏過程。
隔斷:
導視3:
家族的隱秘歷史
所有聽到的人就是認為這是抽筋剝皮,那聲音簡直慘絕人寰
無法忘懷的慘痛經歷
把他的小雞雞割了,丟下火里面燒了,就當下酒菜吃了
解說7:段生馗從事抗戰文物收藏已經有20多年。他在騰沖縣農業銀行還有一份工作,這些年來,工作收入的大部分都用在了收藏上。2005年7月,在一家企業的支持下,滇緬抗戰博物館成立,段生馗的收藏也終于有了和公眾見面的機會。
記者:怎么開始,為什么想到收藏這一塊的文物?
段:我的身世和家世有關吧,從小我們在家里面也就聽到鬼子殺人了,慘絕人寰的行為。
記者:但是可能在騰沖有你這樣年紀,你這個背景的人應該不少。
段:就是我這個村子,是在兩個日本的據點的中間,中間鬼子隨時來,但是隔一段就來,村子里面,從小我們就知道關山公,在生產隊做的是勞動力很輕的農活,特別是他說話的聲音跟女人一樣,小便的時候也跟女人一樣蹲下來,最后隨著年齡的增長,村民們說,小關在那一次鬼子掃蕩的時候,捉迷藏,他認為他躲得緊,別人找不到他,他聽不到鬼子來了,鬼子來了把村子里面所有的釀造的米酒喝了,把尿撒在酒上,把豬殺了把腿烤了,每個村子中央都有一個農民打谷曬場的場,燒著烤著,小關以為他跑得急,跑出來,滿懷勝利的炫耀,在城西面炫耀,一下子完了,跑出來以后一隊鬼子在那里燒著烤著吃著,鬼子正在吃著,看到一個小男孩,當時農村的八歲的小男孩,先下面是沒有穿褲子的,一把抓住,拔下槍刺,光著屁股的,把他的小雞雞割了,丟下火里面燒了,就當下酒菜吃了。
段:特別最殘忍的是我們本家的姓段的,也是我們祖父的,叫段德旺的一家。
記者:還有比這更慘的故事。
段:我們小的時候騰沖這個地方,7月中旬的時候,是祭奉亡靈,我們小的時候聽到祭奉的時候,念家人的名字,一起來領用這些祭品,叫一家人是什么意思呢?這一家人被鬼子殺完了,沒有后人了,他在寨子下面拐角的地方,我們從小就知道那個地方瓦垮了,墻也倒了,殘垣斷壁,沒有人進去,我們小的時候,都說那個地方有鬼,不敢去。為什么發生這樣的事?段德旺當時是26歲,因為窮還沒有結婚,家里面一個老母親,60多歲的老母親,母子兩個相依為伴地生活,老母親聽不到敲鑼的聲音,她在家里燉著肉,等著田間勞動的兒子回來吃,聽不到敲鑼的聲音,兒子在田里面勞動也不鬼子進村子,回到家里面,母子兩個把肉抬出來準備享受天倫之樂,鬼子看到家里面還有炊煙起來,馬上包圍上去。知道了,完了,不行了。但是我們騰沖人以禮節說,你們一起來用吧,鬼子他根本不是人,他怎么懂得禮節呢?!他是野獸。!上去就是一個耳光,打老太太,打了以后,因為躲得也不遠,都聽到這個聲音。
所有聽到的人就是認為這是抽筋剝皮,那聲音簡直慘絕人寰。最后鬼子走了,村民們就直奔他家去,看到那個慘象無法描述,把他母親干癟的雙乳割下來插在他兒子的嘴上,把他兒子的生殖器割下來插在他母親的生殖器上。
記者:當時的現場的情況怎么會流傳下來呢?
段:這個過程是在周圍的村子里,因為躲的人不遠嘛,他就在田間里面,就在后院里面,家的后山里面,只有幾公尺,聽到那個聲音。
記者:可能有人會說,段先生,60年過去了,仇恨應該要化解。
段:對,仇恨應該化解,但是記憶永遠地必須保存下去,日本的學者攻擊我,說段先生你在做一種仇視教育,雖然他得很委婉,我覺得你說的可能對了一半,我這個民族就是由于沒有仇恨導致了我們沒有警醒,我們沒有警醒我們沒有努力的奮斗。我做了一個警報,警醒任何一個國民,我們這個民族再也不能傻了,再也不能做對國家和民族一丁點對不起的事。
。ㄘ熑尉庉嫞呵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