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10月10日電(記者黃艷)辛亥志士姚金鏞長子姚時章沒有參加10日舉行的武昌首義100周年英烈緬懷祭奠儀式,而是讓女兒前往參加祭奠!靶梁ゾ裥枰永m下去,每一代人都應該用自己的行動去發掘辛亥精神的內質,繼承先烈留給我們的不朽精神!币r章說。
1941年出生的姚時章從教師崗位上退休多年,但至今仍擔任武漢理工大學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是湖北省現有的7位具有審查超高層建筑資格的專家之一。
“辛亥100周年紀念即將到來,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紀念它,將自己的所學所悟交給學生、將自己的知識和良心融進每一個自己經手的建筑!
姚時章的父親姚金鏞是武昌首義志士,陽夏保衛戰劉家廟戰役的總指揮。武昌首義前,姚金鏞任湖北新軍第8鎮29標隊官。首義之夜,“姚金鏞隨熊秉坤、吳兆麟等占領了楚望臺軍械庫,分發子彈并指揮一切”。
“父親以前說,那一夜的酣戰漸漸模糊,但11日早晨飄揚在蛇山鐘鼓樓上的18星旗一直都是記憶中最鮮亮的顏色!币r章說。
姚時章回憶自己的父親是一個“低調、慎行、文筆很好的人”。在已經公開出版的辛亥歷史“實錄”中,有四篇姚金鏞為當年身邊同志寫的傳記文字,“父親最念一同浴血奮戰的戰友,后來每逢清明和辛亥紀念日他都帶著我們去祭拜!币r章說。
姚時章記事后,父親已經淡出政界,隱居于武昌南湖!案赣H深居簡出,研習書法、佛法,教育我們要敢于求知和艱苦奮斗,要做一個對國家和民族有用的人,讓我終身受益!币r章說。
1952年,姚金鏞因病去世。姚時章和弟妹跟著母親度過了一段艱苦日子。1963年,憑著自己堅持不懈的毅力,姚時章考入當時的西安冶金建筑學院,后來成為武漢理工大學一名建筑學教師,同時也跟建筑設計結緣。
“在建筑上,我還與辛亥有些緣分!币r章說。
二十多年前,姚時章帶了6位研究生對紅樓一帶的辛亥歷史遺址進行研究設計,確定了貫通南北的中軸線位置和長度,與今天已經建成的首義文化廣場不謀而合。
去年6月份,姚時章調審辛亥革命博物館的施工圖,他覺得博物館整體設計氣勢恢宏,體現了隆重紀念的氛圍,“我當時提到偌大寬松的空間給后期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后注意完善管理措施!
姚時章認為建筑設計理念應重在“求真務實”。他說,作為辛亥志士的后裔,理應繼承先父遺志,“先輩因為有求真務實的精神,所以才開啟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建筑的美就在于真,這是符合唯物辯證法和歷史辯證法規律的!
“建筑要標新立異,但是要怪得有理、順理成章,不能為了怪而怪!币r章認為馬克思講的“美是人本質力量的顯現”可作為建筑設計的精神理念,“外部形體是內部空間符合邏輯的反映,因此內在要真善,才有外在的美!币r章說。
今年70歲的姚時章,看起來精神矍鑠,平常的工作強度非常大,“因為建筑設計行業是個苦差事”。在記者采訪的短短2個小時內,先后有5份圖紙擺在他的辦公桌上。
“做這行幾十年,我天天都在爬樓下樓!币r章說他每看一份圖紙,或者設計一份圖紙,他腦海中都要提前修好建筑,自己在這棟樓里仔仔細細審查每一個角落。
最近,姚時章正在審查位于漢口王家墩的“武漢中心”的設計圖紙,“武漢中心高400多米,建成后將成為華中第一高樓,為我們城市增色不少。如果我的父親能夠看到今天的建設成就,他一定會感到欣慰!币r章說。
100年前爆發武昌首義的地方,如今已經是高樓林立,商業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姚時章說:“辛亥精神一直延續在這座城市的變遷當中,沉淀在每一年我們對辛亥志士先烈們的深情緬懷當中。我認為最好的紀念就是雕刻進每個人的行動中,明確歷史賦予我們建設偉大祖國的歷史責任,做好自己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