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边@是黃興逝世后,章太炎送的挽聯。在黃興長孫黃偉民看來,這也是對祖父最公允的評價。
辛亥百年,歷史重新將人們的記憶拉回到那個戰火紛飛卻激情昂揚的年代。居住在長沙、74歲的黃偉民向中新社記者講述了他眼中的祖父。
“篤實”“無我”寫照一生
黃偉民并沒有見過祖父,但從父親黃一鷗那里聽到的點滴事跡已讓他對黃興絲毫不感到陌生!案赣H說,‘篤實’‘無我’是祖父一生的寫照,也是他留給后代的精神財富!
“祖父家境優越,如果不參加革命,完全可以過另外一種安逸的生活!秉S偉民說,祖父深受中國傳統文化浸染,中過秀才,“文似東坡,書工北魏”,棄文從戎絕不是為名利,只因他心懷國家和人民。1916年,戎馬半身的黃興在上海去世,留給后代的除了精神財富,還有厚厚的賬單。
位于長沙縣黃興鎮的黃興故居已成為現代人追憶先烈的去處,但這份殷實的家產在革命時期被黃興變賣,換來的錢用作支持華興會、同盟會的革命經費。后來黃家搬到長沙城里買的房子,也被黃興變賣捐給革命黨人作為經費,家人卻過上了居無定所的日子。
在黃偉民看來,“篤實”是做人要實在踏實,不追逐名利;“無我”則代表了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舍小我為國家和民族。這種精神不僅在黃興的革命生涯盡顯無疑,也成為了后代恪守謹記的家訓。
不懼失敗只為換來民眾覺醒
黃興直接領導的大部分武裝起義均以失敗告終,有人由此對黃興冠以“常敗將軍”。黃偉民直言:“這種敗,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有價值的!
黃花崗起義戰斗打響后,黃興率領百余人的敢死隊,沖進兩廣總督衙門,總督張鳴岐逃跑了,許多革命黨人英勇犧牲,黃興也不幸負傷。
黃偉民告訴記者,本來計劃是十路同時起事、進攻。但戰斗打響后,有些因為經費不足、缺少彈藥武器未參與,有些人是思想未統一臨陣脫逃。只有祖父率領的一路敢死隊打響了戰斗。在這次戰役中,黃興的右手食指和中指被打斷。
“祖父明知不可行而為之,只為向踴躍捐款的國人、海外華人交代!秉S偉民說,黃興就是希望用這種方式喚醒廣大民眾,他并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失敗了還可以站起來再戰斗。
黃透露,事后黃興用左手寫了長達17頁的起義報告書,總結了在偏僻地區多次小起義不成功的原因。后孫中山采納其建議決定轉戰大城市。
祖父功過留待后人評說
教過書、曾任第七至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的黃偉民如今過著平淡的生活,更多的時間花在聯絡和幫助湘籍辛亥后裔上。
“我們應正確看待辛亥革命的歷史功過!贬槍σ恍┤说男梁ジ锩笆≌摗,黃偉民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不應該把后人的看法強加到辛亥革命者身上。不管采取了何種方式,辛亥革命最終達到了推翻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制之目的,從這點看辛亥革命無疑是成功的。
黃偉民認為,辛亥革命不是某個人的功績,而是一個群體、一代人的奉獻。紀念辛亥革命,就要宣傳和頌揚整個革命群體。
作為辛亥革命時期最重要的領袖人物之一,黃興與孫中山常被時人以“孫黃”并稱。不管外界或史學家如何評價黃興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黃偉民記住了父親臨終前的囑托:“不要去寫你的祖父,也不要寫我,墓碑上不要刻任何字,功過留待后人評說!保ㄓ浾 劉雙雙 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