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紀念辛亥百年:一位偉人與一座寶島

        時間:2011-10-10 15:22   來源:人民網

            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40年,與臺灣淵源深厚。他曾經三次渡臺,將臺灣與中華革命運動聯成一體。

          中山精神與臺灣

          講到深厚淵源,先觀其革命思想淵源,中山先生自幼喜聽洪門天地會的故事,深受洪門革命思想的啟發。據學者考據研究,洪門天地會組織的發祥地即在臺灣,由鄭成功與其部將陳永華“拜盟”而開端!案锩币辉~最早亦為洪門天地會所提出;再觀其革命動力來源,清廷戰敗割臺,是促成中山先生迅速組織革命團體、采取革命行動的最早動力來源。

          1912年元旦,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即向中外記者宣示:“中國如不能收復臺灣,即無法立于大地之上”,并于開國典禮之后,接見曾參與黃花崗之役的臺灣志士羅福星,明確保證“臺灣一定要收復”,羅福星大受鼓舞,返臺組織革命支部,積極鼓吹革命。

          中山先生對當時臺灣同胞的影響是雙向的,一方面吸收臺灣同胞前赴大陸,或追隨國民革命,或學習中華文化,前者如林祖密、翁俊明等人,后者如連橫、洪炎秋、蘇薌雨等人;另一方面以民族大義點燃臺灣革命火種,感召臺灣同胞覺醒抗日,如羅福星、杜聰明、蔣渭水等人。其時,出錢出力支持中山先生的著名志士,尚有臺灣同盟會的林熊征(號薇閣)、王兆培、李春生、李友邦、賴雨若、賴和等人。這里面的事例人物很多,如翁俊明與杜聰明潛赴北京密謀毒殺袁世凱。民族志士羅福星1913年12月被日本政府逮捕時寫下了著名的絕命詩,意含“中華民國孫逸仙救”。 蔣渭水被稱為“臺灣的孫中山”,因為他也學醫,畢生為革命奮斗。他曾為當時的“臺灣”開了一張診斷書,寓有深意:

          姓名:臺灣島

          性別:男

          年齡:移籍現轄已27歲

          原籍:大清帝國臺灣省

          現轄: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

          地址:東經120~122度,北緯22~25度

          職業:世界和平第一關的守衛

          遺傳:明顯具有黃帝、周公、孔子、孟子等血統

          素質:為上述圣賢后裔之故,素質強健,天資聰穎

          宿癥:幼年時(即鄭成功時代),身體頗為強壯,頭腦明晰,意志堅強,品行高尚,身手矯健。自入清朝,因受政策毒害,身體逐漸衰弱,意志薄弱,品行卑劣,節操低下。轉居日本帝國后,接受不完全的治療,稍見恢復,惟因慢性中毒達二百年之久,不易霍然痊愈。

          現癥:道德頹廢,人心澆漓,物欲旺盛,精神生活貧瘠,風俗鄙陋,迷信深固,頑迷不悟,罔顧衛生,智慮淺薄,不知永久大計,只圖眼前小利,墮落怠惰,腐敗、卑屈、怠慢、虛榮、寡廉鮮恥、四肢倦怠、惰氣滿滿、意氣消沉,了無生氣。

          主訴:頭痛、眩暈、腹內饑餓感。最初診察患者時,以其頭較身大,理應富于思考力,但以二三則常識問題試加詢問,其回答卻不得要領,可想象患者是個低能兒,頭骨雖大,內容空虛,腦髓并不充實;聞及稍微深入的哲學、數學、科學及世界大勢,便目暈頭痛。此外,手足碩長發達,這是過度勞動所致。其次診視腹部,發現腹部纖細凹陷,一如已產婦人,腹壁發皺留有白線。蓋由大正五年(1916年) 歐陸大戰以來,因一時僥幸,腹部頓形肥大,但自去夏吹起講和之風,腸部即染感冒,又在嚴重的下痢摧殘下,使原本極為擴張的腹壁急劇縮小。

          診斷:世界文化的低能兒

          原因:智識的營養不良

          經過:慢性疾病,時日頗長

          預后:因素質優良,若能施以適當的療法,尚可迅速治療。反之,若療法錯誤,遷延時日,則有病入膏肓死亡之虞。

          療法:原因療法,作為根本治療

          處方:正規學校教育 最大量

          補習教育 最大量

          幼兒園 最大量

          圖書館 最大量

          讀報社 最大量

          若能調和上述各劑,連續服用,可于二十年內根治。

          尚有其它特效藥品,此處從略。

          大正十年十一月三十日 主治醫師蔣渭水

          (附注:日本大正十年即1921年)

          另一層意義的“三渡臺灣”

          中山先生革命理念對臺灣光復及光復以后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中山先生另一層意義的“三渡臺灣”,是在民族、民權、民生三方面幫助提升臺灣。當時臺灣被割讓給日本,所以第一要務是在民族主義上要幫助臺灣同胞脫離日本統治,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同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舉行受降典禮,臺灣、澎湖正式重歸中華版圖。臺灣終于擺脫了日本統治,重歸中華民族的懷抱,同時深深扎根并重新融入中華文化圈,這是中山先生以民族主義幫助拯救臺灣的第一步。

          隨后重要的歷史發展則是在臺灣實施三民主義,百年前中山先生三渡臺灣,將臺灣與中華革命運動聯成一體,讓我們確實看到、并充分體認到中山先生“所過者化,所存者神”的精神影響力,影響所及,臺灣遵行實踐中山先生所主張的三民主義道路,持續不斷提升民族精神、文化內涵,深耕并發揚中華文化。臺灣的經濟在1970至1990年間依循民生主義的指導運作,發揮了極佳的效果。

          位于臺北市的孫中山紀念館是為紀念中山先生百歲誕辰而建,擁有兩棟風格獨特的大型建筑,一為座落于臺北市繁華熱鬧東區、交通便捷的館本部,一為座落于陽明山幽靜山區、風景如畫的中山樓,兩者各具特色、各擅勝場。其中館本部經過近40年累積發展,在推展文化藝術生活教育上,已成為實踐民生主義具體而微的代表場所,同時也成為兩岸文化交流非常好的平臺。館內原本每年約有600萬人次的訪客,大陸客赴臺旅游開放后,又增加了約100萬人次。

          回顧過去百年,中山先生將臺灣與中華革命運動聯成一體,三民主義對臺灣影響廣大深遠,當然,礙于時空環境條件尚未具足,中山先生一些高遠的理想仍待落實。我們共同期待著繼起的領導者能夠承續中山先生志業,接力發展出一條屬于自己民族文化的美好道路。

          (曾一士 作者為臺灣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兼孫中山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