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從未遠去的共同記憶——兩岸記者重走辛亥路側記

        時間:2011-08-22 14:12   來源:新華網

          南京中山陵祭堂,43位兩岸記者一齊向孫中山先生石像深深三鞠躬,敬獻寫有“深切緬懷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花圈。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臺灣記者姚佳倩輕輕擦去掛在眼角的淚花。

          這是海峽兩岸“重走辛亥路”聯合采訪團在南京發生的一幕。7月10日到18日,26家兩岸媒體組成的采訪團沿著辛亥革命歷史發展順序,從廣州出發,走中山、武漢、南京,轉北京,沿途追尋辛亥先賢的腳步,重溫從未遠去的兩岸共同記憶。

          廣州黃花崗、中山翠亨村、武漢起義門、南京中山陵、北京碧云寺……眾多辛亥革命遺跡在兩岸記者眼前紛至沓來。9天的行程如同一條時光隧道,將辛亥革命歷史一頁頁翻開。

          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綠樹成蔭,整潔古樸的民居點綴其間,宛如世外桃源。1866年,孫中山就在這個只有60多戶人家的小村出生。如今村口矗立著一座中西合璧的赭紅色小樓,這是孫中山先生親自主持建成的居所,歷經百年滄桑被完好保存到今天。

          廣州黃埔軍校舊址,樸實無華的校舍給人肅穆嚴謹之感。校長室、飯堂、寢室等按照資料照片復原的陳設,仿佛把時間帶回到近一個世紀前,叱咤風云的國共兩黨精英在這里訓練生活的時代。

          武漢首義公園內,士兵打響辛亥第一槍的塑像高高聳立!澳堑裣袷俏腋赣H,又不是我父親,”打響辛亥武昌首義第一槍的熊秉坤之子熊輝說,“我父親只是武昌首義槍聲的代表人物,豐功偉績屬于所有參加革命的志士,更屬于所有發動、支持辛亥革命的人!

          南京孫中山紀念館的展柜里,陳列著孫中山先生的遺囑:“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

          北京后海北沿的宋慶齡故居,兩岸記者認真觀看宋慶齡生平展和館藏孫中山文物展。精心布置的展廳里,件件珍貴的歷史文件和器物不時吸引大家駐足觀看,兩岸記者認真聆聽講解,仔細詢問相關資料的細節,并將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照片攝入鏡頭。

          ……

          在主辦方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和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臺港澳部的精心安排下,聯合采訪團足跡幾乎遍及大陸與辛亥革命有關的遺跡與舊址,兩岸記者還深入采訪革命志士后人和專家學者,共同重溫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的豐功偉績。

          沿途所見的一切,對年輕的臺灣《聯合報》記者羅印沖既熟悉又陌生。他說,臺灣的歷史課本對辛亥革命介紹得非常詳盡,照片與眼前的景象并無二致,但親身來到事件發生地,觸摸黃花崗刻有革命先烈名字的石碑,瞻仰巍峨壯觀的中山陵,仍然感到強烈沖擊。羅印沖將看到的一切精心攝入鏡頭,還在中山陵前買下孫中山手書“博愛”和“天下為公”的折扇,要帶回臺灣珍藏。

          臺灣《中華日報》記者姜伯誠向記者表示,自己很小時就從課本上知道這段歷史,父輩也經常耳提面命要牢記辛亥先烈!皩τ谛梁ジ锩@段歷史,兩岸沒有分歧。孫中山及其領導的辛亥革命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值得大家去緬懷!

          香山碧云寺前,姜伯誠深有感觸地說,這一路上,發現大陸對辛亥革命歷史遺跡保存得很好,令他十分欣慰!皟砂抖际侵袊,我們應該珍視共同的革命記憶,在這個基礎上求同存異,走向和平共贏的未來!

          100年的滄桑巨變,海峽兩岸都已改變了貧困落后的面貌,然而辛亥歷史共同記憶從未遠去,辛亥精神更需要兩岸中國人共同傳承。中國辛亥革命研究會理事、華中師范大學校長馬敏表示,今天,在海峽兩岸人民的不斷努力下,孫中山先生的理想正在成為現實。辛亥百年,我們應該繼承辛亥革命志士的遺志,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努力,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步步實現。

          聯合采訪活動慶祝晚宴上,國務院臺辦副主任葉克冬致辭時說:“這次聯合采訪不僅在于使我們對辛亥革命的歷史脈絡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這是一次對中國、對中華民族、對中華文化和對中國大陸60年來發展變遷的一次新的認識、新的發現,也是一次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大意義的深入思考!

          “我們不能忘記,辛亥革命留給我們最重要的政治遺產就是振興中華、民族復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也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葉克冬說。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