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弗吉尼亞大學校內一座古樸的小樓里,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何漢理(英文名:哈里?哈。┯伞按嗳酢币辉~開頭,與記者談起了中美關系。
1992年,作為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的特別國家安全顧問,何漢理在其《脆弱的關系:1972年以來的美中關系》一書中概括了20多年間的中美關系:不斷遭受重大事件的打擊,關系“脆弱”。此書對中美關系的精妙概括,當時曾在中、美外交界和學術界引起很大轟動。
如今,中美關系又走過了17年,迎來了建交30周年,F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即將啟程其首次訪華之旅。一直密切關注中美關系進程的這位著名學者兼前政府官員,現在又將如何概括當前的中美關系?
有“共同利益”中美關系不再“脆弱”
“當前的中美關系不再‘脆弱’!”專訪一開始,何漢理就亮明了觀點。
這并不意味著他1992年的那本書過時了。書中的大部分亮點今天看來仍然是閃光的。例如,他在書中建議中美要加強合作來應對全球性挑戰——包括“核擴散”、“氣候變化”(當時他的提法是“環境問題”)等。17年后的今天,奧巴馬政府正在外交實踐中扎扎實實地采納著這些建議。
“有回復力(Resilient)”,是他對中美關系的最新概括。這一概括基于中美“非同往昔”的“共同利益”。
何漢理認為,這突出體現在幾個方面。
首先是中、美兩國在經貿領域的相互依存度已經非常之高。從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等一系列危機的軌跡中可以看出,中、美雙方的利益滲透已深化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步!17年前還看不到這些……直到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及其后中國進一步的改革開放,”不僅中美雙邊貿易額巨幅增長,雙邊投資也在迅速拉升。當然,還有就是中國持有巨額美國債券。
其次,中國綜合國力迅速提升,而且中國融入世界的進程在不斷加快,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的利益也不斷在擴大。他說:“從根本上講,中、美都希望自己利益所及的世界各地都保持穩定和繁榮。如在朝鮮、中東、南亞等地區的穩定上,中、美有著共同的利益!
第三,中、美的“共同利益”在應對全球性挑戰上得到了拓展,如在奧巴馬所強調的防核擴散、應對氣候變化以及反恐等問題上。
最后,中、美互動極具活力。兩國首腦不僅展開直接會晤,而且還建立了首腦熱線。兩國政府間的溝通渠道也越來越機制化——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今年7月兩國間啟動的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與此同時,雙方民間交流也越來越廣泛。何漢理說:“我的兒子就住在中國。像這樣在對方的社會中學習、工作、生活的中國人或美國人,現在多得難以計數!
應防范“三大潛在突變危險”
何漢理強調,中、美有著越來越廣泛的共同利益,并不意味著雙方之間的分歧因此消除。比如,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雙方都認為對方的承諾不夠真誠!坝行⿻r候中、美的目標相同,但實施戰略不同——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在對違反人權及核擴散國家的制裁問題上!绷硗,在政府間“機制化”的交流中,兩國軍方的交流遠遠滯后,“這是非常危險的”。
他認為,研究一對雙邊關系,既要考察這對關系的“回復力”有多強,還要考察“大突變”(shocks)對雙邊關系的沖擊。即使現在中-美關系已經很穩定了,但在大的“突變”面前仍會顯得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