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中)和丈夫尼瑪喬(左)與扎西崗村村長助理、大學生“村官”次仁央宗一起商討新建的家庭旅館裝修問題(4月14日攝)。
這是拉姆在搬運柴火(4月14日攝)。
在川藏公路邊上的魯朗鎮扎西崗村,拉姆(左)與林芝縣旅游局駐村工作隊的康珠(中)、龔燕暢談自己發展生態旅游的計劃(4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天湖 攝
今年33歲的藏族婦女拉姆是西藏林芝地區魯朗鎮扎西崗村發展家庭旅游業的第一人。10多年前,拉姆開辦了村里首家家庭旅館,隨后很多旅館陸續開辦起來。拉姆將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授。如今,扎西崗村家家戶戶都吃上了“旅游飯”。
拉姆所在的魯朗鎮因雪山林海牧場相映成趣、五彩斑斕而聞名于世,被譽為“中國瑞士”和“西藏江南”。這里優越的自然條件、富集的旅游資源推動了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業支撐著當地農牧民的“中國夢”。在他們心中,“中國夢”就是“共同致富”和“保護良好的生態”。
拉姆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是她有靈活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她與丈夫共同努力,闖出了一條依托生態旅游資源發展家庭旅游的路子。別看拉姆經營家庭旅館風風火火,可面對記者的采訪卻顯得十分靦腆。她一邊倒酥油茶一邊告訴記者,一家六口人,通過經營家庭旅館一年就可以帶來30多萬元的收入。他們投資興建的另一座家庭旅館正在裝修。
“我的‘中國夢’就是大家都過得好,都能吃上旅游飯,依托生態資源共同奔向富裕路!崩氛f。她還悄悄告訴記者,如果有機會,她希望能到北京、云南、廣西等地考察學習外地的旅游發展經驗,同時學習一些英語、法語、德語等,方便接待更多的外國游客,讓他們盡情享受雪域美景,更多地了解西藏民俗、感受藏族文化。
數據顯示,去年旅游業給扎西崗村帶來了200余萬元收入,平均每戶從中受益3萬余元。在拉姆的家庭旅館示范帶動下,不僅扎西崗村村民受益,還帶動了周邊其他村共同致富,家家都能從旅游中受益。扎西崗村村長助理、大學生“村官”次仁央宗告訴記者,東巴才村、羅布村等村莊各自分工,有的向扎西崗村供應藏香雞、藏香豬,有的供應馬匹,還有的供應蔬菜,周邊村民的收入普遍增加。
拉姆的共同致富夢想正一步一步成為現實。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