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克長后寨村是個壯、苗族群眾雜居的村寨。在今年發生在當地的持續的嚴重旱災面前,壯、苗族村民們團結一致,互相幫助,譜寫了一曲動人的民族團結新歌。
讓水
在后寨村,一則“同用水柜水”的故事,感人至深。
后寨村是該縣克長鄉中部的一個石山小村,全村共有后寨、龍那、龍拉、龍保、龍要等10個自然屯,361戶農戶,總人口 1621人,有耕地1705畝,這里石山聳立,山高路陡,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其中龍那是后寨村唯一一個壯族居住的屯子,離村部有4公路的路程。以往,壯、苗村民常為一些小事鬧個不休,有時甚至大打出手,相互間隔閡越來越深。
然而,在嚴重的自然災害面前,壯、苗群眾的心卻緊緊地連到了一起。自去年8月份以來,隆林持續高溫干旱,后寨村8個屯嚴重缺水,耕地受旱面積達1190 畝,328戶農戶出現用水困難,1449人、 346 頭牲畜出現飲水困難,大部分農戶要到6、7公里以外的地方背水、拉水。旱情在不段發展,缺水越來越嚴重,最后除了龍那屯有幾個農戶家的大水池有水外,其余的水池都干枯見底了。
飲水難成了擺在龍那屯面前最突出的問題。村黨支部書記楊成龍看到眼里,急在心里。他想:如果龍那屯幾戶水池還有水的農戶把水分給其他農戶的話,可以緩解其他農戶的燃眉之急,但這里的壯、苗村民平時很少來往,隔閡較深,要讓壯族村民讓水,心里實在沒把握。思來想去,楊成龍還是硬著頭皮去了,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之后,通情達理的壯族群眾終于答應每個農戶每天可在有水的水柜裝水一桶,維持至水柜干枯為止。災害面前,壯、苗村民之間的矛盾慢慢融化了,心也慢慢地連在一起。
尋水
干旱還在持續。由于人多,龍那屯的幾個有水的大水池沒多久也“見底”了,村民們只好到10多里外的地方背水。村干們萬分焦急。楊成龍當機立斷:組織生產自救,盡可能就近找到水源!說干就干,村里黨員開始行動。一天、兩天……一個周過去了,但始終還是沒有找到水源的一丁點影子,一些群眾開始生疑并打退堂鼓了,說“到處干得冒煙,去哪里找水源哦?真是自找苦!本驮谶@萬般無奈之際,寨上一位老人提醒:龍那壩子邊上低洼處有一個洞會冒水,每到發水季節水就會從洞口往上冒,以前干旱缺水,就是從那個洞里找到水的。楊成龍非常興奮,立即前往勘查。在黨支部和村委會帶下,壯、苗村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經過5個多小時的收索,終于找到了出水洞口的具體位置。接著,大家一起奮力挖出蓋在洞口上的石頭和泥沙!盎侍觳回撚行娜恕,經過10多個小時的連續奮戰,在離地面差不多20米的地方,終于找到了地下水源。不久,鄉政府又送來了抽水機,龍那屯的壯、苗群眾飲水難題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共飲一潭水
一股清澈的泉水水從井里抽到了龍那屯的幾個大水池里,有了水,后寨村的村民們再也不用到10多里遠的地方背水喝了。每當外屯村民前來排隊取水,龍那屯的村民又總是讓他們排在前面,自己排到最后面?吹竭@你推我讓的情景,村民韋大伯深有感觸地說:“水,讓我們的心連在一起了,分都分不開了!”
雖然在龍那屯找到了水源,但龍拉、龍拿等幾個屯的群眾到龍那屯取水還有好幾公里的距離,而且要爬坡!叭绻阉購凝埬寝D抽到其他幾個屯子的水池就好了!睏畛升埡痛甯蓚兌疾患s而同地這么想。要想把水抽上去必須安裝大功率的抽水機和高壓電。缺乏資金怎么辦?楊成龍及時把情況向縣里作了匯報,縣領導十分重視,立即派電力局人員拉來電桿、電線,突擊施工,高壓線不到三天就架好,有關單位也及時地將兩臺大功率抽水機拉到了后寨村。就這樣,清澈的地下水抽上龍那屯的大水池后,再順利地轉抽到龍拉、龍拿、龍保等幾個屯子的大水池里。嘩嘩直淌的清泉水,流進了壯族村民的水桶,也流進了他們的心田。
解決了飲水問題,后寨村的壯、苗村民們團結一心,正不失時機搶種糧食和烤煙等其他經濟作物,以確保災年增收。春耕生產熱氣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