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周永源 李毅銘 通訊員 董家成)日前,記者在被譽為“魚米之鄉”的姚安看到,雖然焦渴的土地旱象依舊,但春耕生產卻熱氣騰騰。在棟川鎮徐官壩村委會2000多畝連片的小春田里,新當選的村黨總支書記杜正軍正頂著烈日指揮30多臺拖拉機進行機耕;500多村民正按照規范化的要求,汗流滿面地整理烤煙預整地,一條條筆直的煙壟延伸到遠方。全縣目前已有346臺拖拉機投入春耕生產,以烤煙預整地和烤煙、水稻育苗為重點的春耕生產已全面掀起高潮。
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使姚安縣不少壩塘干涸、河水斷流,3萬多畝小春作物基本絕收,6萬多人口和3萬多頭大牲畜飲水困難。為了千方百計減少干旱造成的損失,縣委、縣政府及早部署了今年的大春生產,并針對實際,大力推廣拖拉機下田春耕。
早在今年初,煙草系統和縣財政部門就出臺了購買農機具的補貼優惠政策,農戶購買一臺大型拖拉機補貼6萬元,全縣新增大型拖拉機25臺,新增小型拖拉機100多臺。同時組建了農機專業合作社1個,用優質服務引進外地農機參與姚安春耕。全縣投入春耕和烤煙預整地的大型拖拉機達96臺、小型拖拉機250臺,每天可完成機耕深翻、機械起壟3000多畝,全縣烤煙預整地機耕面積今年將達90%,比往年提高30%以上。
到4月8日,全縣已完成機耕面積4.22萬畝,完成機械起壟3.4萬畝,整個烤煙預整地進度和質量均好于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