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6月1日電 題:感受人性的閃光——一名女大學生志愿者的災區記憶
新華社記者 呂福明
“住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災區孩子,這些天不斷收到一些禮物,其中最多的是糖塊!毕逆骆卢F在華西醫院地震病房骨科做實習生。她說,這可能是想給孩子們更多甜蜜的感覺吧。
讓每位災區幸存者能夠走出陰影,重振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是像夏媛媛這樣的普通志愿者的最大愿望。
。翟拢玻等,她跟隨四川大學研究生會的其他11名同學,租車去都江堰做志愿者。學生們臨行前募捐了一批災區群眾生活必備的藥品,如治腹瀉、頭痛的普通藥品。這些藥品都是學生和市民直接到藥房買的。
“募捐時,那些前來捐東西的市民臨走時不斷道謝。雖然,應該感謝的是他們。市民們說,是我們給了他們一個表達對災區關愛的機會!焙芏嗳诉捐了花邊布和帳篷,這些都送給了那些沒有東西遮雨的災區群眾。在前往災區的路上,經常會碰到自發前往支援的志愿者隊伍。
在都江堰,他們連走了五六個村莊。所到之處,遍地殘磚碎瓦。開始時,他們來到村頭,叫來村民排隊發放藥品。因擔心住在遠處的村民拿不到,后來就深入到居民點中發放。
夏媛媛說,地震以來,好多大學生都爭著去當志愿者,那熱情是火熱的,F在,每個學院都有志愿者協會!皡⑴c者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平時不會做照顧別人的事,可現在什么活都愿干!毕逆骆抡f。
最令人感動的還是災區的百姓。在一些災區,村頭堆放著一些當地政府發放給農民用來蓋房用的石棉瓦。受災嚴重的村民多數都領到了帳篷,也有一些受災不是很嚴重的村民沒有領到帳篷,但他們沒有任何怨言。
夏媛媛給記者講了許多災區的故事……
在都江堰救援現場,一個袖標上寫著“治!钡木仍藛T告訴她,地震發生后他們沒有工具,基本用手去挖,6天6夜都是這樣過來的。
救人是第一位的。有的時候,被埋的人獲救了,但救援人員卻累得站不起來了。
夏媛媛說,在都江堰農村,那里的人都很樸實,見到志愿者就說感謝政府?吹贸鰜,那些人的話是發自內心的。
災區的生活仍在繼續。夏媛媛說,他們去時,一些村民正在田間務農,收麥子,打油菜子。一些村民還自發地熬粥送到城里,給災情更重的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