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3日電 據“中央社”報道,臺灣學者張五岳說,兩岸關系隨著議題深化,已進入“不為‘陳江會’而‘陳江會’”時代,但“陳江會”(兩岸海協會與;鶗I導人商談)是國際社會判別兩岸關系的指標,兩岸雖尚未對投保協議達成共識,舉辦兩岸兩會領導人商談仍具重大意義。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說,雖然第7次兩岸兩會領導人商談僅預定簽署“核電安全合作協議”,但兩岸仍有機會進一步發表其他項目的合作共識或補充協議。
張五岳指出,兩岸政治關系和平穩定與否,以及經貿關系是否快速發展,是判別兩岸關系進展的依據;馬英九上任后,兩岸關系的和緩在施政滿意度調查時受民眾肯定,每年進行2次的兩岸兩會領導人商談就是最能反映兩岸關系進展的指標。
張五岳并指,“兩岸關系進展的重點不在于求快,在于求好!睆埼逶乐赋,無可諱言,外界對于第7次兩岸兩會領導人商談仍無法簽署“投保協議”可能感到失望,但兩岸會談隨著議題的深化,已經到了“不是為‘陳江會’而‘陳江會’”的階段,簽署協議的數量、進度快慢不是重點,“(協議內容)好壞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