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全國政協委員戴秀英,她剛和其他專家考察完“適宜診療技術”在寧夏農村推廣情況。
戴秀英說:“政府應該加大主導力度,讓更多廉價適宜技術推廣到基層,并加大組織保障,保證鄉村醫療機構愿意用這些技術看病。我準備以后把這些問題以提案的形式提交上去!贝餍阌⑺f的適宜診療技術推廣是她參與的一個項目,該項目通過在農村醫療機構推廣,經過實踐證明是最有效和廉價的治療技術,緩解農民“看病難”。
在工作中調研履職,在調研履職中促進工作,是戴秀英的特點。戴秀英有著多重身份,她既是寧夏醫科大學的副校長,需要參與學校管理、參與科研、帶研究生,又是學校附屬醫院心理門診專家,同時她又是“WHO--中國農村地區癲癇社會控制”項目寧夏課題組的主要負責人,又組織參與了藥品“三統一”“新農合存在的問題”等調研。
自2003年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以來,戴秀英就一直在為緩解“看病難”而奔波。2008年,戴秀英再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后,她繼續深入基層,將80%的雙休日都用于調研,先后到35家醫院調研,發放問卷600份,收回480多份。為如何解決看病難問題,問計于基層,并將這些意見通過提案向上傳遞。
多年來,戴秀英的足跡踏遍了寧夏的溝溝坎坎。多次調研后,戴秀英發現許多農民全家用一條毛巾,用一個牙刷,吃餿飯中毒,她意識到農民的健康保健意識亟待提高。于是戴秀英自編了一本《農民家中的醫生》,教農民如何防病、早期識病,而且教給他們有病后如何用最低成本治病。她又先后多方籌資印刷,免費給農民發放了10萬本,F在新版的《農民的醫生》即將出版。
。玻埃埃改甏餍阌⑾群筇峤涣恕蛾P于“村村建立公益性衛生站,努力解決農民“看病難”的建議》《建設農村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完善藥品“三統一”工作的建議》《為控制醫療費用增高,減輕群眾負擔的幾點建議》等。
“近年來,國家在醫療衛生的改革、投入力度都很大,但醫療資源分布不合理、藥品價格還是很高、醫療保障大量資金沉淀在個人賬戶、基層缺乏名醫等問題,仍需要進一步解決!贝餍阌⒄f,“來自基層的聲音是最真實的,深入基層,了解群眾需求,并準確地向有關部門反映,這是我們代表委員的責任!保ㄓ浾卟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