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兩高”報告 網絡監督新嘗試
本報記者 鄧圩 吳齊強
“網絡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力量不可輕視!比珖䥇f委員孫明山說,網絡成為公民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重要渠道,也受到了今年“兩高”報告重視。
“網絡監督是一把雙刃劍”,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孫桂華認為,網絡監督存在法律缺失、信息失真等弊端。建議完善現行法律法規,進行規范和引導,建立起有利于網絡輿論監督的制度、途徑,使網絡監督成為實現政治民主的有效手段。
用法治約束權力
本報記者 胡躍平 汪志球
“腐敗的根源在于權力不受約束。遏制腐敗必須通過加強民主與法治,用法治來制約權力!比珖舜蟠、貴陽市市長袁周說。
袁周認為,如何用法治約束權力,可以從以下四點做起,一要對現有法律制度抓落實;二要依據形勢變化不斷充實調整反腐倡廉的法規,做到審批、執行、監管互相分離、分權制約;三要完善考核、監督檢查和執法執紀追究制度;四要合理配置政府權力,政企分開,減少行政干預,建立健全約束政府權力行使的制度。
“正人必先正己。應進一步加強對檢察機關自身執法辦案活動的內部監督制約,對檢察機關查辦職務犯罪案件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邯鄲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賈春梅說,要強化對檢察隊伍的管理和監督。
。ū緢笥浾摺∨塑S)
“各級法院回應人民關切,努力把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轉化為審判工作的具體行動!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委員會副主委張兆安說,近年來,各級法院優化訴訟環境,改進司法作風,完善便民措施,增加了司法的“親和力”。
。ū緢笥浾摺≈x衛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