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字號:
        袁隆平:依靠科技實施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

          時間:2009-03-13 09:0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于文靜、姚潤豐)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兩會上提出,要提高糧食單產,只能依靠科技,其中“良種+良法+良田”的配套應用十分重要。

          78歲的袁隆平院士精神矍鑠。他介紹說,超級雜交稻于2000年實現了大面積示范畝產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標,2004年又提前一年實現大面積示范畝產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標,F在,第一期超級雜交稻年推廣約3000萬畝,平均畝產550公斤左右;第二期超級雜交稻2008年推廣已逾300萬畝,一般畝產650公斤左右。目前,正在開展第三期畝產900公斤的超級雜交水稻攻關。

          如何將超級雜交稻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廣應用?袁隆平于2006年提出“種三產四”豐產工程的建議。所謂“種三產四”是指種三畝超級雜交稻,產出目前四畝地所產的糧食。建議用5至6年時間在全國推廣6000萬畝,產出目前水平下8000萬畝的糧食總量。這相當于增加了2000萬畝糧食耕地,每年可為國家多產100億公斤的糧食,F在通過在湖南、安徽、河南、四川等省大面積實施后,已初見成效。2008年有不少縣在千畝、萬畝示范片的基礎上達到或超過了“種三產四”的指標,即單產和總產均比前三年的高三分之一。

          袁隆平強調,在實施和推廣過程中,要特別重視良種、良法和良田的配套。其中,良種是高產的核心,我國現已培育出數十個超級稻品種,條件具備;良田是高產的基礎,我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耕地是中低產田,可喜的是,國家投入了巨額的資金正在進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改造中低產田,從而能為作物的高產、穩產奠定更好的基礎;良法是奪取高產的手段,良法包括栽培技術、水肥管理、防治病蟲害等措施,其中合理用肥是非常重要的一環,F在肥料方面有一個很大的改進,就是緩控肥的推廣應用,這對作物的高產、高效和環境友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予以大力扶持和推廣。

          據了解,緩控釋肥是一種根據作物不同生長階段對營養需求而釋放養分的新型肥料,具有控制肥料養分釋放、肥效周期長等特征,可使傳統化肥利用率提高50%至一倍。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包括山東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一批科研機構及金正大集團等多家企業的緩控釋肥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生產體系,其關鍵技術已達到或者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在超級雜交稻示范推廣過程中配套使用緩控釋肥。

          袁隆平建議,希望“種三產四”豐產工程由國家立項,調動推廣超級雜交稻的積極性,為在2020年全國增產1000億公斤糧食作出貢獻。

         

         
        編輯:楊云濤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