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題:公開是信任的基礎
新華社記者程義峰、許雪毅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推進政務公開、增加透明度。稍早前,溫總理到中國政府網與網友交流時表示,群眾有權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對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評意見。
信息社會,信息就是資源。信息資源的充分利用,對于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控制者。有代表認為,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門掌握的信息大多處于不公開狀態,流動性很差。不少有時效性的信息,日久天長就失去價值。
去年5月1日起實施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既是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法規,也是促進政府信息流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法規。條例實施以來,各級政府信息公開出現了新氣象,但仍有一些地方干部對“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基本精神持懷疑態度,個別人甚至抵制信息公開。有的地方為了掩蓋決策失誤,故意不向群眾提供信息,或只提供粗淺的、無效的信息。
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法行政。頒布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就是要促使政府信息公開成為政府的自覺行動。大量事實證明,一些社會矛盾特別是群體性事件的發生,不是政府信息公開的結果,恰恰相反,是政府信息公開不夠,人民知情權得不到保障的后果。公開是信任的基礎。政府信息越公開,政府決策和工作實施就越能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就越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