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 題:扶貧水平提高彰顯歷史性進步
新華社記者張先國、季明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實行新的扶貧標準,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實施扶貧政策”“新標準提高到人均1196元,扶貧對象覆蓋4007萬人”。此舉將使我國扶貧面擴大近1.6倍,扶貧對象增加約2310萬人,反映我國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邁上新臺階。
現代管理學有個基本定律叫“短板效應”,意思是說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對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程度而言,貧困線相當于最短的那塊木板。貧困現象消除得如何、低收入群眾生活保障得怎樣,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說,此次調整標準說明我國經濟實力增強,有能力惠及更廣大群眾!拔蚁嘈,我們的扶貧標準會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再做調整!
。保梗福赌暌詠,我國確定的貧困線有兩條:一是人均年收入在786元以下、需解決溫飽的絕對貧困人口;二是人均年收入在786元至1067元之間的低收入人口。今年的調整使兩線合一,標準提高,扶貧對象由1497萬增加到4007萬人,約占全部農村人口的4.6%。
扶貧范圍成倍擴大、標準提高,意味著政府責任增加。在經濟發展遇到困難、保增長任務艱巨而又繁重的關鍵時刻作出這項調整,彰顯政府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了我們黨執政為民與和諧社會共建共享的理念。
沒有人民的富裕就沒有國家的繁榮昌盛。提高扶貧標準、擴大扶貧面是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一步,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