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日電 題:記者采訪手記:讓農民工找工作不再上當受騙
記者王宇
通過跟隨農民工一起找工作,記者發現幾乎每個接受采訪的農民工都有過找工被騙的經歷。當前農民工就業,正遭遇崗位缺失和就業環境惡化的雙重打擊。
總結起來,欺騙手法林林總總,大體包括以下幾種:一些職業介紹所以保證給農民工找到工作為誘餌,騙取介紹費、信息費;一些用人單位以同意接收為借口,騙取資料費、體檢費;更有一些違法企業打著高薪旗號,欺騙農民工從事傳銷等非法活動;還有一些黑心老板在農民工工作一段時間后,隨意找理由以微薄薪水遣散雇員……由于欺騙手法花樣不斷翻新,不但讓很多第一次進城找工的農民工誤入陷阱,而且還讓很多返城農民工防不勝防。
在就業環境不斷惡化的情況下,一些農民工逐漸失去隨身所帶錢財,流離失所,不得不在城市街頭漂泊,有工則干,無工則逛。由于缺少申訴渠道,一些農民工在上當受騙后,無力也無處討回公道,有的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
相關部門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黑中介似乎總是火過正規中介,非法勞務市場總是可以吸引到更多農民工。毫無疑問,這與相關部門工作不細致有關,但根本原因則是相關部門仍未能以服務者的姿態面對農民工,把自己當作農民工就業的管理者而非服務者。
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在加強監管、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還要認真反思自身的工作,應從服務者的角度出發,給農民工提供更加準確的就業信息,提供更加細致的就業服務。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讓正規市場取代非法市場,讓正規中介取代黑中介,讓農民工找工作不再上當受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