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鄭曉奕、葉建平)“一省幫一重災縣”的汶川地震災區對口援建機制,實施一年多來,有效幫助四川、甘肅和陜西地震重災區恢復重建。來自重災區的四川廣元市市委書記、全國人大代表羅強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呼吁,將對口援建機制轉變為長期對口合作,以幫助西部落后地區發展。
羅強說,對口援建機制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是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優勢。應全面總結推廣對口援建經驗,建立對口合作長效機制,實現東西部地區、先進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城市和農村之間對口支援的長效化、制度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和全社會共同富裕。
羅強還建議,從國家層面對汶川特大地震災區對口援建干部進行表彰!皬V大援建干部無私奉獻、超常付出的品格和行為,折射出新時代中國人的信念和精神,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全社會的尊敬和大力弘揚!
國家于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個月后頒布《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19個省市分別對口支援四川、甘肅、陜西嚴重受災的縣市。據介紹,對口支援工作目前扎實推進,截至今年1月底,四川已確定對口支援資金720.33億元,建成項目1744個,累計完成投資443.2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