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災后防疫的嚴峻形勢,成都市政協委員李鈾近日提出,盡快恢復災區農村三級衛生防疫保健網絡,為災后重建打下扎實基礎。
此前,李鈾在對彭州市、都江堰市災后防疫工作巡查的過程中了解到,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彭州等地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尤其是鄉鎮衛生院和村級衛生站受損更為嚴重。對此,李鈾提出,要建立災后衛生工作的長效機制,關鍵還要重建農村三級衛生預防保健網絡。
李鈾建議,將恢復和重建農村三級衛生預防保健網絡納入災后重建的整體規劃,重點是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站基礎設施的重建應該盡快組織實施;鄉村兩級衛生機構建設應結合中、長期的災區群眾安置和集中居住規劃配套進行,統一規劃,盡快實施。在過渡期被破壞的鄉鎮衛生機構要盡快從帳篷遷入活動板房,按照傳染病監測、預防保健、基本醫療的功能需要配置必要的專用設備;后期永久性衛生院(站)的建設標準應至少高于或不低于農村鄉鎮衛生院(站)標準化建設的水平,并配備滿足需要的醫療衛生設備;要吸取這次地震的教訓,在重建中特別注重農村衛生防病隊伍的建設和防病設施的配備。重建并加強農村三級衛生預防保健隊伍,要抓住當前大量的專業隊伍和專家在災區的有利時機,在完成救災任務的同時,對本地的醫療機構及基層隊伍進行輔導和培訓,迅速建立起數量充足的基層預防保健隊伍,提高隊伍應對防大災大疫的水平。(程軒 記者 鐘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