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29日電 (記者劉錚) 汶川大地震發生半月有余,抗震救災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重建家園任務凸顯。
災后如何重建?溫家寶總理在已成廢墟的北川縣對當地干部說,要再造一個新北川;在東方汽輪機集團公司漢旺廠區,他鼓勵企業員工把企業建成一個更先進、更安全、更能可持續發展、世界一流的發電設備生產企業。
可見,災后重建不是簡單地在原有基礎上恢復原貌,不能走老路,而是要深入調研、科學規劃、精心建設。當前,要按照統籌規劃、科學評估、分步實施的原則,在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現場調查研究、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開展地質地理環境條件評估和建設項目選址工作,抓緊編制災后重建總體規劃。
汶川大地震受災地區多屬地質災害多發地區,震后重建規劃選址問題尤其重要。災后重建應當堅持防止地質災害優先,同時要考慮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注意結合當地經濟和自然條件,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努力實現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這次地震中的許多受災地區原本山清水秀,災后卻滿目瘡痍。通過什么樣的項目來發展經濟、如何保護環境,在災后重建中都要統籌考慮。還需要特別重視加強學校、醫院、電力、通信等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增強這些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推動這些地區又好又快地發展。
當前,中央財政已經安排700億元建立災后重建基金,明后兩年中央預算還將再作相應安排。同時,全國建立了對口支援機制,實行一個省份幫扶一個重災縣、幾個省份幫助一個重災市(州),加快恢復重建。
我們相信,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和兄弟地區的對口支援下,充分依靠災區廣大干部群眾,災區重建一定能夠高質量地完成各項任務,再造一個更加安全、更加美好的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