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栗市徽
|
箴言 |
迎風飛揚新苗栗 |
舊稱 |
貓里 |
行政區機關 |
苗栗市公所 |
機關所在地 |
苗栗市36046建功里 |
行政區管轄 |
苗栗縣 |
行政區類別 |
縣轄市 |
市長 |
鄒玉梅 |
經度 |
東經120.50度 |
緯度 |
北緯24.36度 |
總面積 |
37.8878平方公里 |
戶數 |
28,195戶 |
人口 |
91,146人(2008年8月) |
區劃 |
28里697鄰 |
郵遞區號 |
360 |
民意機關 |
苗栗市民代表會 |
毗鄰 |
后龍鎮、西湖鄉、銅鑼鄉、公館鄉、頭屋鄉 |

苗栗市位置圖 |
苗栗市位于臺灣西北部,約在苗栗縣的中間偏西處,為縣治所在地。北以后龍溪與后龍鎮為界,東隔后龍溪與頭屋鄉、公館鄉相望,南鄰西湖鄉、銅鑼鄉。行政區輪廓像倒立的“香圓瓜”,北寬南窄,南北較長,總面積約37.9平方公里。主要河川除后龍溪外,尚有穿越西部山區的后龍溪支流南勢溪。最大住民族群為客家人,通行語言為四縣腔客家話及國語。
地理
苗栗市西北、西南有山地1,800公頃,為農牧綜合經營發展地區,東邊有農地重劃區900公頃,東南部則以工商業為主,地平人稠,為該市樞紐地帶。
苗栗市為河谷平原、多丘陵的地區,最高點為西南方的上南勢坑、八甲附近與西湖鄉界的棱線上,海拔達240公尺,至西山尾海拔已降到50公尺左右,氣候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多雨,雨量由海岸向山區遞減,雨季主要在5月至9月。
歷史
依據考古學家的研究,苗栗縣已發掘史前遺址存在的年代,從四千年前的彩陶文化到兩千年前的黑陶文化都有。其中位于苗栗市的遺址,僅有“苗栗龜山遺址”一處,位于舊龜山大橋北端橋頭,即龜山大陂圳入水口上方斜坡,有稀疏的石器及陶片分布。
在明鄭時代,苗栗縣一帶為平埔族原住民道卡斯族的居住地之一,總共分為九社,其中“貓里社”位于今苗栗市中苗、南苗地區,“嘉志閣社”則位于北苗地區。清朝康熙年間,漢人開始入墾,以來自廣東、福建地區的客家人居多。乾隆年間,貓里、嘉志閣兩社合并為“貓閣社”。清光緒中葉,貓閣社移居“城南六里”(今新英里新英小學一帶),男女共二百八十余人,其后裔仍居該地,舊地名即為“蕃社”。
清光緒15年(1889年),自臺北府新竹縣分拆出苗栗縣,為苗栗設縣之始,轄區為中港溪以南,大甲溪以北地區。同時,設縣治于“苗栗街”,即今苗栗市所轄范圍。
1895年日據臺灣后,苗栗廢縣而改為“苗栗支廳”,隸屬于臺灣縣(次年改名“臺中縣”)。1897年重置“新竹縣”,苗栗改隸之。1898年6月,廢新竹縣,苗栗改隸臺北縣“新竹辦務署”。同年11月,苗栗復隸臺中縣,并設“苗栗辦務署”。1909年,苗栗地方改隸“新竹廳”。1920年,復設苗栗街,為苗栗郡治,隸屬于“新竹州”。
二次大戰后,國民政府于1946年改“州、郡、街莊”為“縣、區、鄉鎮”。原苗栗街改稱“苗栗鎮”,為“苗栗區”區署所在地,第三次隸屬于新竹縣。當局于1950年10月調整行政區域,將新竹縣分為桃園、新竹、苗栗三縣,苗栗縣正式恢復,設縣治于苗栗鎮。1981年12月,苗栗鎮因屬縣政府所在地,升格為“苗栗市”以迄于今。
行政區劃
苗栗市行政區劃目前分為28里,總人口數約9萬多人,市公所位于建功里。
苗栗市行政區域,本市目前共轄28里 |
建功里 |
上苗里 |
大同里 |
中苗里 |
文山里 |
文圣里 |
水源里 |
玉苗里 |
清華里 |
勝利里 |
青苗里 |
北苗里 |
恭敬里 |
高苗里 |
新川里 |
南勢里 |
新英里 |
新苗里 |
嘉盛里 |
嘉新里 |
福安里 |
福星里 |
福麗里 |
綠苗里 |
玉清里 |
玉華里 |
維祥里 |
維新里 |
經濟
苗栗市河谷平原廣闊,丘陵地低而平緩,加以氣候溫和,水資源豐沛,適合農牧業發展。平原上農田作物以水稻為主,間或培植有機蔬菜、芋頭;山坡地則多種植文旦、柑橘、菇類。茶葉亦為生產大宗,主要品種為“青心烏龍”,近年來更逐漸以“有機茶”打出市場知名度。在西部及西北部山坡地,為該市主要的酪農區,有多處乳牛、山羊、乳羊的牧場,其中肉羊飼養數量不斷增加。近年來市公所致力于推展休閑產業,致力于農村風貌改善,為農牧業找到了第二春。
苗栗市的傳統制造業以陶瓷業、手工業為主,臺灣工藝研究所在該市設有“苗栗技術輔導中心”,以輔導相關產業。陶瓷業曾經風光一時,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近年來產業逐漸外移,已不復往日盛況。位于北郊的“西山工業區”,占地79公頃,有長春化工苗栗廠、臺肥苗栗廠等大型石化廠,均得力于鄰近公館鄉生產豐富的天然氣與石油氣。
另外,臺灣中油在該市設有“探采研究所”,與上述臺灣工藝研究所的苗栗技術輔導中心同屬于該市罕有的工業技術研究機構。
在商業活動方面,南苗三角公園商圈最為熱鬧,傳統小吃及各型商店林立,中正路、中山路、日新街、光復路兩旁都是主要的商店街。其中日新街35巷舊名“坑仔底”,昔日最為繁榮,曾有“苗栗第一街”的稱號。此外,火車站、市公所附近的商業機能也相當強。近年來市公所致力于商圈營造,透過統一市招、強化公共設施等推動計劃,希望能帶動商業繁榮。
由于缺乏大型工業區或科學園區,因而就業機會少,人口外流嚴重。目前苗栗縣政府及苗栗市公所正大力推動“變更苗栗都市計劃主要計劃(第四次通盤檢討)案”,希望透過都市更新,創造苗栗市發展契機。
交通
苗栗市位于臺灣本島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上,鐵公路運輸發達。在鐵路方面,臺鐵山線大致以北北東-南南西走向貫穿該市,設有苗栗車站及南勢車站。其中苗栗車站為山線大站,各級列車均有?。
在高速公路及快速道路方面,中山高速公路大致以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緊臨該市東側邊界通過,在公館鄉與省道臺6線交會處設有“苗栗交流道”,可供利用以前往南北各地。東西向快速道路臺72線(后龍-汶水)則沿后龍溪東岸繞行該市北側及東側,在后龍鎮與省道臺13甲線交會處設有“造橋交流道”,在頭屋鄉與省道臺13線、鄉道苗27-1線交會處分別設有“頭屋一交流道”及“頭屋二交流道”,在該市水流娘地區(該地深入公館鄉)與省道臺6線交會處設有“公館交流道”,可供利用以前往苗栗縣海線地區及山區。
在一般省道方面,臺6線(龍港-汶水)行經苗栗市至公路、經國路,向西北可連絡后龍鎮,向東南可連絡公館鄉、獅潭鄉及大湖鄉。臺13線(內湖-豐原)行經苗栗市為公路、國華路、中山路,向東北可連絡頭屋鄉、造橋鄉錦水地區、頭份鎮及竹南鎮,向南可連絡西湖鄉五湖地區、銅鑼鄉、三義鄉及臺中縣后里鄉、豐原市。臺13甲線為臺13線的舊路,向東北可連絡后龍鎮豐富地區、造橋鄉及竹南鎮。
在縣道、鄉鎮市道方面,除苗28線為苗栗市通往西湖鄉的要道外,尚有苗26-2線、苗29線、苗34線、苗27線、苗39線等對外連絡道路。
在“國道”長程客運方面,國光客運有“苗栗—中山高—臺北線”、“苗栗—林口長庚—臺北線”及“苗栗—北二高—臺北(經中和中正路、板橋)線”;豐原客運、新竹客運則聯營“苗栗—中山高—臺中線”。
在平面道路中、短程客運方面,該市主要有兩家客運公司。苗栗客運的主要營運范圍在苗栗縣的北部及西部地區,從苗栗市有向北及東北通往后龍鎮、造橋鄉、頭屋鄉、竹南鎮、頭份鎮、三灣鄉及南莊鄉,并延伸至新竹市的各線班車;也有向西及西南通往西湖鄉、通霄鎮及苑里鎮,并延伸到臺中縣大甲鎮的各線班車。
新竹客運在苗栗縣的主要營運范圍包括苗栗縣的西北部、中部及東南部。從苗栗市有向西北、西及西南通往后龍鎮、西湖鄉及通霄鎮的各線班車;有向南、東南及東通往銅鑼鄉、三義鄉、公館鄉、獅潭鄉、大湖鄉及卓蘭鎮,并延伸到臺中縣后里鄉的各線班車。
苗栗市雖有后龍溪流經東部及北部邊界,但該溪寬而淺,并無水運可言。但后龍溪上的幾條大型橋梁為對外的交通要道,包括臺13甲線的北勢大橋、臺13線的頭屋大橋、苗27-1線的玉清大橋、苗26-2線的新東大橋及臺6線的龜山大橋。
在市區道路方面,光復路從苗栗高商至南苗“三角公園”路段,為苗栗市最繁榮的“光復路商圈”。中正路從龜山大橋至苗栗市中華路交會口,是苗栗市著名的老街。
教育
苗栗市目前僅有聯合大學一所大專院校,為該市最高學府。2008年3月,校區位于花蓮的慈濟大學規劃于該市設立“苗栗校區”。
該市現有苗栗高中、建臺高中、苗栗高商、苗栗農工及育民工家五所高中職校;明仁初中、苗栗初中、大倫初中三所初級中學及建臺高中附屬初中部;建功小學、大同小學、新英小學、福星小學、文華小學、文山小學、僑育小學及啟文小學八所小學;及“苗栗特殊教育學!币凰厥饨逃龑W校。
其中建功小學前身為創立于1896年的“苗栗國語傳習所”,是苗栗地區最早成立的現代化學校。其后陸續改名為“苗栗公學!、“苗栗第一公學!奔啊懊缋鯑|國民學!。臺灣光復后又陸續改名(不計主管行政區及其異動)為“第一國民學!、“中心國民學!,直到1947年始改名為“建功國民學!,1968年8月又改名為“建功小學”。
在社會教育方面,該市現有苗栗市立圖書館(含北苗圖書室)、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圖書館(苗栗縣立圖書館)、苗栗市社教站等社教機構,及“苗栗縣社區大學”、“佛光山大明社區大學”、“苗栗縣臺灣社區大學”等社區學習機構。
旅游
苗栗市依山傍水,人文薈萃,旅游資源極為豐富。主要的觀光景點有貓貍山公園、怡香茶園、市民廣場、八甲休息站、綠色隧道、風爐缺、第一休息坪、第二休息坪、盛隆牧場、羊寮坑市民花園、榕樹棟伯公、如幻蘭若、池塘春暖等。知名的文化古跡則有文昌祠、玉清宮、觀音宮、楓樹伯公、魯國堂土地公廟、麻園坑道古炭窯、苗栗鐵道文物展示館、功維敘隧道、三山國王廟等。
其中貓貍山公園又稱貓貍山森林公園,是一座大型的天然森林公園,內有苗栗隧道(功維敘隧道)、賴氏節孝坊、羅福星紀念碑、苗栗縣忠烈祠(原苗栗神社)、福星童軍營地、凈覺院、丘滄海紀念碑等景點。
苗栗車站的站前廣場采人文藝術設計,自2007年開始,在元宵節苗栗火旁龍活動期間會擺出大型舞龍藝術品展示,相當具有苗栗客家特色。
其他主要的公園尚有后龍溪河濱公園(省道臺6線經國路旁)、西山公園、維祥親水公園、鐵道公園(位于苗栗火車站前站)、芒埔五張犛圳親水公園等。其余的景點尚有羅爺爺牧場、苗栗市自行車休閑運動路線、維新客家文物館、福麗古道、佐佐木古登窯、苗栗市藝文中心、客家文物館、中正堂等。
在商圈方面,南苗地區的光復路-新東街商圈為苗栗市最繁榮的商業區圈,臨近的苗栗國際大戲院為苗栗市知名老電影院,經過整修后,成為苗栗市最先進的電影院。中苗地區有府前路商圈、至公路商圈、民族路商圈、龍岡道商圈等。北苗地區有中山路商圈、玉清路商圈、玉清宮流動夜市(每周三)、體育場流動夜市(每周一)、后站商圈、英才路及自治路流動夜市(每周五)、國華路商圈、豐年街流動夜市(每周六)等。西山地區則有至公路商圈及文發路商圈。
宗教
苗栗市市民多數為客家人,除客家族群特有的三山國王民間信仰外,其余宗教活動與民間信仰狀況與臺灣的閩南族群差異不大。主要的宗教為道教、佛教及其混合信仰,登記有案的寺廟宮觀共有23座,其相關的廟會及祭典活動,已融入市民生活當中,成為重要的民俗文化與觀光資產。其中文昌祠位于中正路與文昌街路口的,是該市唯一保留原有風貌的傳統建筑物,已列入三級古跡。玉清宮位于玉清路,為該市信仰中心,1906年興建,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三山國王廟為客家人重要信仰,位于省道臺13線苗栗初中旁,至今已有250多年歷史。
其余知名的佛教寺院及相關機構有凈覺院、佛光山大明寺、慈導寺、善德寺、慈濟苗栗園區、中臺禪寺普和精舍、法鼓山苗栗辦事處;知名的道教宮觀及佛道混合機構則尚有城隍廟、義民廟、五文昌廟、觀音宮、東獄府、圣帝廟、古老幽應公、安瀾宮、五福宮、天后宮、天云廟、五谷宮、隆順宮、福安宮、天濟宮等。
天主教及基督新教也是該市重要的宗教信仰。天主教的苗栗縣總鐸區即設在該市,另有耶穌瑪利亞圣心修女會苗栗市會院、苗栗市圣玫瑰堂、苗栗市圣亞納堂等教堂或相關機構;叫陆讨T教派中,靈糧堂、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神召會、錫安會、真耶穌教會、長老教會及浸信會均在該市設有教堂或相關機構。
文化節慶
苗栗火旁龍:元宵節使用鞭炮、蜂炮炸舞龍的慶典活動,2004年曾擴大舉行“苗栗國際觀光文化節”。
苗栗市文昌祠:教師節學生拔智慧毛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