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業人口
由歷年就業人口的行業分配來看臺灣省與苗栗縣各級產業結構的變動。
第一產業
第一產業包括農林漁畜業,1977年第一產業為該縣主要產業,其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38.2%,當時臺灣省亦以第一產業為主要產業,其第一產業人口占全省就業人口的37.6%,可見當時苗栗縣第一產業人口比重大于臺灣省,于臺灣省各縣市中屬于重要農業縣。然而1977年至1979年臺灣省的第一產業人口急速下降至33.1%,該縣第一產業人口減少得更多,其比重降為31.2%,比臺灣省比重還低,雖然1979年至1980年該縣第一產業人口比重有提高的趨勢,但始終不如臺灣省第一產業人口所占的比重,該縣對于全省的第一產業地位已不如以往重要,而自1980年以后至1988年,全省及該縣第一產業人口的比重皆呈現減少的趨勢,尤其該縣于1985年底至1986年,第一產業人口比重遽然下滑,時至今日,該縣第一產業人口比重較全省第一產業人口比重低了許多,顯見該縣第一產業地位的沒落。
第二產業
第二產業包括礦業及土石采取業、制造業、水電煤氣業及營造業。由1977年起該縣第二產業人口比重即凌駕于全省第二產業人口比重之上,全省第二產業人口比重變動大致維持成長的趨勢,而該縣除于1980年底至1982年底,第二產業人口比重稍微降低外,其它階段該縣第二產業人口比重的成長速度皆快于全省,故其比重始終大于全省第二產業人口比重,可見于臺灣省中該縣第二產業地位重要,且其重要性較以往提高。就該縣而言,在1977年,該縣第二產業人口數最少,而于1977年底至1979年底間先后超過第三產業及第一產業人口,故該縣第二產業為經濟產業重心所在。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包括商業、運輸倉儲及通訊業、服務業。自1977年該縣第三產業人口比重即低于全省第三產業人口比重,而全省第三產業人口比重至1988年底,提高了1.4%,變動不大,而該縣則稍微減少了0.4%,可見該縣第三產業地位一直不如全省第三產業地位。另外由1982年起,該縣第三產業的重要性較第一產業提高。
進而以苗栗縣歷年各產業就業人口數變遷,來分析苗栗縣產業結構變動情形。
該縣產業以制造業所占人口比重最大,次為農林漁畜業及服務業,其中農林漁畜業人口有明顯下降現象,由1978年90394人減少至1990年75515人,人口比重由36.15%減至26.15%,顯示該縣第一產業人口正逐漸減少,而相對于農林漁畜業,該縣制造業人口逐年提高,由1978年70560人增加至1990年112592人,比重由28.22%提高至38.98%,可見該縣就業人口逐漸投入制造業的行業,此亦可說明該縣第二產業于臺灣省的經濟產業地位提高,制造業日漸擴大是提高該縣第二產業地位的主因。該縣服務業變動未如農林漁畜業及制造業變動幅度大,其主要提供該縣縣民需要,始終維持一定的產業規模。
另外該縣礦業及土石采取業、水電煤氣業、營造業與運輸倉儲及通訊業,則呈現穩定現象,變動較少。其中該縣商業近年來呈現穩定成長狀況,自1978年13151人(5.26%)增至1990年21638人(7.49%),其可能因工業發展帶動商業成長。
故整體而言,該縣產業人口結構以制造業及農林漁畜業為主,但結構重心已由農林漁畜業轉為制造業,因此加強該縣制造業的投資發展,極具可行性。
就人口在區位上的分布而言,第一產業人口主要分布于頭份鎮、后龍鎮、通霄鎮、苑里鎮,而第二產業主要以苗栗市、頭份鎮為主,但其中通霄鎮或因火力發電廠的設置,水電煤氣業人口多,至于第三產業人口主要分布于苗栗市,其次則為頭份鎮,綜合來看,苗栗市與頭份鎮以二、第二產業人口最多,其產業活動較熱絡。
二、產業全年生產總值
1976年苗栗縣全年產業生產總值17438954千元,至1986年為 80910782千元,年成長率為36.40%,較臺灣省1976年至1986年十年問的年成長率24.57%為高,可見該縣近十年經濟成長頗為迅速。
礦業及土石采取業為該縣十年來成長最快速的產業,其產值由1976年274219千元,占全縣總產值1.57%,提高至1986年7904306千元,占全縣總產值9.77%,相對于此,而臺灣省近十年來礦業及土石采取業產值有減少趨勢,故礦業及土石采取業反而成為該縣重要經濟特色之一,同時該縣以石油及天然氣業產值占礦業及土石采取業總產值比例最高?梢娫摽h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在全省占有重要的地位。
制造業亦為該縣快速成長的產業之一,自1976年9832160千元,占全縣總產值56.38%,提高至1986年55800852千元,占68.97%,年成長率為46.75%,較臺灣省制造業產值年成長率28.44%高出甚多。另外該縣產值比重提高的產業尚有水電煤氣業與服務業,其產值年成長率分別為46.82%及41.64%。
1976年,農業產值280450千元,占全縣總產值16.52%,亦為該縣重要產業,然而至1986年產值比重減少為7.04%,低于制造業與礦業及土石采取業,重要性有減弱的趨勢,但于該縣仍有其經濟地位。此外,漁業、畜牧業、營造業、商業與運輸倉儲及通訊業等產值比重都有減少趨勢。
總合來說,產業產值比重變遷大致與臺灣省相似,僅礦業及土石采取業變遷趨勢完全相反,并且差異極大。1986年,該縣產業依產值分析,依序以制造業、礦業及土石采取業、農業最為重要,而臺灣省則以制造業、商業、農業最重要。另外就各級產業變遷,臺灣省以第二產業最重要,而第三產業重要性逐漸凌駕于第一產業,而較之苗栗縣,大部分產業重心逐漸集中于第二產業,其重要性提高,第一產業地位稍微下降,但仍優于第三產業。
注:臺灣地區的林業生產總值乃以林區為統計單位,而非依各縣市單獨統計,故于此計算苗栗縣產業生產總值時,并未計入林業生產總值。
三、產業分布的相對重要性分析
依據區位商數的大小來衡量該縣及縣內各市鄉鎮是否具有專門產業。以各產業就業人口比值來計算區位商數,區位商數大于1者,表示該產業為地方專門產業,即為基礎產業,反之,區位商數小于1者,則為非基礎產業,此外,若某產業區位商數值越高,表示地方對該產業投入的人力資源越多,該產業對地方重要性越大。于此,首先探討該縣相對于臺灣省的基礎產業,進而研究縣內各市鄉鎮相對于全縣的基礎產業。
。ㄒ唬┟缋蹩h基礎產業
經過該縣與臺灣省各產業就業人口比較,1983年,該縣區位商數大于1的產業,依大小次序為礦業及土石采取業(2.86)、制造業(1.18)、服務業(1.01),及農林漁畜業(1.00),然而至1988年,該縣區位商數犬于1者僅余礦業及土石采取業(3.90)與制造業(1.27),可見該縣相對于臺灣省基礎產業有減少的趨勢。
但該縣礦業及土石采取業與制造業的區位商數分別提高了1.04、0.09,可見這五年來,該縣相對于臺灣省基礎產業別雖減少了,降低該縣對臺灣省產業的影響力,然而該縣基礎產業的重要性卻逐漸提高,尤其是礦業及土石采取業區位商數值極高,顯示該產業對臺灣省礦業及土石采取業有重大的影響,另外制造業的重要性亦增加,與礦業及土石采取業均具有相當的發展性。
另外。服務業及農林漁畜業降為非基礎產業,對臺灣省產業經濟影響力減少,與其它產業相似,以供地方需要為主。
。ǘ└鬣l鎮基礎產業
另外以1988年該縣18個市鄉鎮的各產業人口數計算其相對于全縣各產業人口的區位商數,其結果就各產業另說明如下:
農林漁畜業:依區位商數的大小,列出以農林漁畜業為重的鄉鎮,包括泰安鄉、大湖鄉、卓蘭鎮、造橋鄉、獅潭鄉、銅鑼鄉、頭屋鄉、后龍鎮及西湖鄉。由于地方鄉鎮逐漸以高經濟作物(如:草莓、洋菇等蔬菜)代替傳統的稻米糧食作物生產,使得地方農業在經濟產業轉型期中仍保有其發展空間。 礦業及土石采取業:以礦業及土石采取業為重的市鄉鎮,依區位商數大小排序,包括南莊鄉、苗栗市及公館鄉。其中南莊鄉區位商數高達3.62,顯示全縣礦業及土石采取業多集中于南莊鄉,主要礦產為煤礦。其次苗栗市區位商數為1.99,該市石油、天然氣蘊藏豐富,產量居全省之冠,另外公館鄉的石油及煤礦等礦產亦不少。
制造業:制造業為該縣重要產業,全縣18個市鄉鎮中,即有13個市鄉鎮以制造業為基礎產業,以區位商數大小排列,依序有竹南鎮、頭份鎮、三義鄉、公館鄉、三灣鄉、通霄鎮、苑里鎮、西湖鄉、苗栗市、頭屋鄉、后龍鎮、南莊鄉及銅鑼鄉,其中竹南、頭份為該縣工業重鎮,該地區內的工業區營運已頗具規模,三義鄉目前有裕隆汽車公司設廠,同時其雕刻業頗富盛名,因而帶動地方木竹制品制造業,另外苗栗市、銅鑼鄉等亦劃設了工業區,勢必帶動苗栗縣市制造業發展。 水電煤氣業:依水電煤氣業對地方的重要性,列出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通霄鎮、苗栗市、銅鑼鄉,其中通霄鎮因火力發電廠,促使就業人口投入電力供應業,而苗栗市與銅鑼鄉因石油、天然氣而帶動地方水電煤氣業。
營造業:以營造業為重的市鄉鎮,依其區位商數大小,依序包括獅潭鄉、公館鄉、三義鄉、頭份鎮、苗栗市、西湖鄉、南莊鄉、三灣鄉、后龍鎮及竹南鎮。該縣營造業大多以土木工程業為主。 商業:以商業為重的市鄉鎮,依其區位商數大小,依序包括苗栗市、頭份鎮、竹南鎮、三義鄉、獅潭鄉及南莊鄉。由于受天然地理條件限制,該縣商業并不發達,主要是因工業帶動商業,而現今主要商業型態為一般零售業。
運輸倉儲及通訊業:以運輸倉儲及通訊業為重的市鄉鎮,依其區位商數大小,依序包括苗栗市、銅鑼鄉、頭份鎮、三義鄉、泰安鄉、南莊鄉及頭屋鄉,該縣各市鄉鎮的運輸倉儲及通訊業并不發達,主要為配合農、工業生產所需,或因地理條件不佳而衍生,故該縣運輸倉儲及通訊業以陸上運輸為主。 服務業:以服務業為重的市鄉鎮,依其區位商數大小,依序包括卓蘭鎮、苗栗市、造橋鄉及南莊鄉,該縣服務業人口較少,大多偏重日常生活需要,以個人服務業居多。
綜合產業人口、產業生產總值及區位商數的分析,可知該縣產業結構由以往第一產業為重的型態,轉變為以第二產業為重,其中以礦業及土石采取業與制造業為主,而第三產業人口雖較第一產業人口多,但就各級產業下的行業別,商業、運輸倉儲及通訊業與服務業,均不如農業之人口數及其全年生產總值,可見第一產業雖沒落了,但農業在苗栗縣仍有其重要經濟地位。
另外,就區位商數分析結果對各市鄉鎮的產業作一整理說明。
苗栗市:除農林漁畜業外,其它產業的區位商數值均大于1,可見苗栗市于苗栗縣中,其工商業的經濟地位極為重要,其中又以商業與礦業及土石采取業最重要,同時苗栗市為全縣商業與運輸倉儲及通訊業最重要的地方。
苑里鎮:該鎮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僅制造業,其編織業為該鎮特色。
通霄鎮:該鎮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水電煤氣業與制造業。該鎮為全縣水電煤氣業的重心所在。
竹南鎮:該鎮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制造業、商業及營造業。該鎮制造業的區位商數為全縣最高,可見竹南鎮制造業的重要性。
頭份鎮:該鎮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營造業、制造業、商業與運輸倉儲及通訊業。頭份鎮為苗栗縣的工商發達地區,其制造業人口數高于竹南鎮,在苗栗縣亦占有重要的經濟地位。
后龍鎮:該鎮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商業、制造業、農林漁畜業及營造業。該鎮原為農業重鎮,近年來各種產業并重,于苗栗縣各鄉鎮中屬于經濟產業繁榮地區。
卓蘭鎮:該鎮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農林漁畜業及服務業,其中卓蘭鎮農業極為發達,蔬果產量多,為地方帶來許多經濟利益。
大湖鄉:該鄉僅有農林漁畜業的區位商數大于1,以草莓、茶葉著名,并且近來積極設立觀光果園等,利用地方產業特色,帶動地方經濟繁榮。
公館鄉:該鄉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營造業、制造業與礦業及土石采取業,顯示該鄉產業活動以第二產業為重。
銅鑼鄉:該鄉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農林漁畜業、水電煤氣業、運輸倉儲及通訊業與制造業。該鄉以稻米、茶葉為主要農作物,另外亦設有銅鑼工業區,中平村七十份中興工業區,對于地方經濟產業有極大影響,促進地方發展。
南莊鄉:該鄉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礦業及土石采取業、營造業,制造業、服務業、商業與運輸倉儲及通訊業。該鄉以礦業及土石采取業為主要產業,同時第三產業亦頗具規模。
頭屋鄉:該鄉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制造業、農林漁畜業與運輸倉儲及通訊業,該鄉農作物以茶葉為主,水稻次之,同時設有制茶廠、油廠等,制造業發達。
三義鄉:該鄉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營造業、制造業、商業與運輸倉儲及通訊業。由于三義鄉的雕刻極為聞名,近年來更因此技藝而帶動地方商業發展。
西湖鄉:該鄉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營造業、制造業及農林漁畜業。皮革廠頗多為制造業的大宗。
造橋鄉:該鄉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農林漁畜業與服務業,該鄉地理條件極適宜農業生產,近年來又積極從事畜牧業,生產鮮乳。
三灣鄉:該鄉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制造業及營造業,地方產業并無特色。
獅潭鄉:該鄉各產業中區位商業大于1者,包括營造業、農林漁畜業及商業,商業大多以農產品銷售為主。
泰安鄉:該鄉各產業中區位商數大于1者,包括農林漁畜業與運輸倉儲及通訊業。由于地理條件限制,該鄉發展不易,地方居民大多以務農為主,同時帶動農產品運輸倉儲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