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字號:
        臺北縣各鄉概況

          時間:2008-05-08 09:38    來源:中國臺灣網     
         
           

          五股鄉

         

        土地面積

        34.86平方公里

        特產

        綠竹筍

        旅游名勝

        音山(包括觀音山、坌嶺吐霧、八里坌古城遺址、觀音山炮臺、仙跡石、反經石、硯盤石、凌云、獅子頭渡、硬漢嶺等名勝)、西云寺三。

         

        該鄉位于臺北縣西北部,與臺北市毗鄰,東接蘆洲市,西連林口鄉,南通泰山鄉,北以聞名全省的觀音山為分水界與八里鄉相鄰,東南跨三重、新莊兩市,東北利用淡水河天然界線與士林區、淡水鎮相對峙,境內天然環成三角地帶,除東南一部為平地外,現辟為二重疏洪道,三分之二以上為林口特定保護區的山林。境內有中山高速公路貫穿全省最大的五股工業區,交通、工商業發達。

         

          泰山鄉

         

        土地面積

        19.16平方公里

        特產

        鄉民種植蓮藕可為特產,泰林路與美寧街交叉路口一帶,幾家商店販賣山東饅頭,具有特色。

        旅游名勝

        古剎“泰山巖

         

        該鄉位于臺北縣西端,東鄰新莊市,南毗桃園縣,西接林口鄉,北銜五股鄉。轄境百分之三十為平地,其余為山坡地與河川地。依地緣及民情習慣分為頂泰山、下泰山、大科坑、橫窠雅及貴子坑等地區。


          該鄉在滿清年代原隸屬淡水廳八里坌堡,日人據臺前期置區役場于貴子坑。1920年臺灣地方劃制,日人為便于殖民統治將區并入新莊街役場達二十八年之久?箲饎倮,臺灣省光復,實施地方自治,居民皆感接洽公務往返不便,遂有分治之議,195031劃出成立泰山鄉。

         

          林口鄉

         

        土地面積

        54.15平方公里

        特產

        龍壽茶

        旅游名勝

        竹林山音寺

         

        林口鄉位于臺灣西部沿海,東界五股鄉,北鄰八里鄉,南壤桃園縣蘆竹、龜山兩鄉、西瀕臺灣海峽。該鄉東北季風強勁,位于亞熱帶氣候區,典型亞熱帶溫和氣候,青山翠谷、風景綺麗,是休閑納涼的好去處。


          該鄉鄉民多以務農為本,自政府頒布實施開發新市鎮以來,由于地方建設的更新與進步,鄉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更因工業區開發,引進大量就業人口,帶動該鄉繁榮,而由典型的農業小區,漸漸轉變為農工商混合的社會型態。

         

          深坑鄉

         

        土地面積

        20.58平方公里

        特產

        有聞名臺北地區,以古鹽鹵法釀制,水質特優、清醇可口的物產“深坑豆腐”。

        旅游名勝

        境內有崇山峻嶺,有平坦原野,有起伏連環的山丘,有蜿轉延長的大小溪坑,其中白馬寺將軍洞、筆架山、四龍瀑布等,都是假日愛好野游者的游樂區。

         

        該鄉四周皆山,形同盤地而景美溪貫通其中,北、西、南三面與木柵、南港為界;東面與石碇為鄰,境內大部份屬中央山脈的南港丘陵地,景美溪流經此等丘陵,因斷層關系多成縱谷、溪道水流不定,寬窄不一,平時流水較小,可供排水使用。氣候屬臺灣省北部氣候區,高溫多濕。每年12月至翌年3月為雨季。


          該鄉因受自然地形限制,耕地面積狹小,分布于景美溪流域及其支流兩岸沖積地帶,主要農產品有稻米、茶葉、綠竹等。

         

          石碇鄉

         

        土地面積

        144.35平方公里

        特產

        文山包種茶(四月至十一月)、豆腐

        旅游名勝

        皇帝殿、姑娘、光明寺、逍遙洞

         

        昔日該鄉稱為石碇堡,隸屬淡水廳。日據時代全鄉劃分石碇、格頭、楓于林三區,1920年實施地方制度,三區合并一莊,置莊長,設莊役場于石碇,并設協議會,諮問施政,隸臺北州文山郡;全莊劃分十五保,各置保正一人,執行基層行政。至19458月臺灣省光復,由臺北州接管委員會接管后,改稱石碇鄉,行政區域就原有十五保改為十一村,分轄140鄰。至1953年,再劃分為十四村,至19758月,原玉桂村因人口他遷轉業,不符設村條件,合并豐田村。


          該鄉目前行政區域劃分為石碇、潭邊、烏涂、彭山、豐田、隆盛、豐林、中民、永定、光明、格頭、永安等十二村,共107鄰。

         

          坪林鄉

         

        土地面積

        170.84平方公里

        特產

        溪產與文山包種茶

        旅游名勝

        博物

         

        坪林鄉東北接雙溪鄉,西南接石碇鄉、烏來鄉,東南與宜蘭縣頭城、礁溪鄉毗連,坪林為北宜公路的中繼站,西距臺北市38公里,東距宜蘭市42公里,居臺北縣重要位置。全鄉多山地,北面為伏獅山區,南面為阿玉山區,有北勢溪蜿蜒全境,西流至龜山與南勢溪會合為新店溪。鄉民以種植茶葉為主。

         

          三芝鄉

         

        土地面積

        65.99平方公里

        特產

        西瓜、茭白筍

        旅游名勝

        居、灣觀海臺、山梯田

         

        該鄉位于臺灣本島最北端稍微偏西,其位置約在東徑121度、北緯25度之間,北邊與石門鄉和金山鄉毗鄰,南邊與淡水鎮相接,東連大屯山脈和臺北市北投區陽明山分界。西臨臺灣海峽與大陸福州遙對,為一背山面海,風景秀麗的鄉村。


          該鄉開拓以前,為VAYI番社所踞,稱為小雞籠社,境內森林蔚郁,漢人入居后成為小雞(圭)籠莊,又作小圭郎,該鄉的所在地小基隆即取自小雞籠字音的轉變。該鄉過去是凱達格蘭族分布地區,而“雞籠”是由凱達格蘭族采用自己族名KETAGALAN譯音而取名的。清末編隸芝蘭三堡,日本據臺后,于1920年改正地方行政制度,乃取芝蘭三堡改名為三芝,臺灣光復以后實行新制,改為三芝鄉。

         

          石門鄉

         

        土地面積

        51.26平方公里

        特產

        有聞名島內外的石門鐵觀音茶、十八王公廟前各式小吃肉粽、燒酒螺、花生,以及富基漁港生猛活海鮮。

        旅游名勝

        白沙海水浴、富貴角燈塔(與鵝鑾鼻燈塔分別聳立臺灣的兩端)、、十八王公、北海高爾夫球場、老梅沙。

         

        該鄉位居臺灣最北端,因有石門洞天然海蝕洞,故有“石門”的稱號。地形上南依高山、北瀕海洋、山多平原少,加上東北季風強勁,天然條件差,也因此發展出獨具一格的特殊景觀,諸如天然海蝕洞(石門洞),再加上大屯山遺留下的風棱石(麟山鼻),除在地質上頗具研究價值外,崢嶸的奇石與海岸美景更可發展出一環狀觀光景點。有富基漁港活海產是饕客最愛,還有香火鼎盛十八王公以及遠近馳名的燒肉粽。該鄉由于山坡地不適宜農業發展,轉而茶樹栽作,發展出紅心茶枝代表作——石門鐵觀音。另外更有一項口碑俱佳的產品——箭竹筍,是吸引老饕客的美味佳肴。當地落花生產量不多,但用當地海砂翻炒卻別具風味。

         

          八里鄉

         

        土地面積

        39.49平方公里

        特產

        綠竹筍、水稻、文旦柚、蜜汁蓮霧

        旅游名勝

        音山、漢民祠、八仙樂園、紅樹、西龍巖寺

         

        八里鄉行政區隸屬臺北縣,為臺北縣二十九個鄉鎮市之一,全鄉又可分為十個村,分別為埤頭、頂罟、舊城、訊塘、荖阡、下罟、長坑、龍源、米倉及大崁,除了長坑村、舊城村及荖阡村之外,其余七村皆與臺灣海峽或淡水河相鄰。全區依山傍水臨海,形勢完整但又顯得略為孤立。這種地理特性,使得滿清政府早在雍正年間,即在此設立八里坌巡檢,可見國防軍事與交通上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卻因地理位置的孤立性,而造成產業經濟的不發達,河運衰退及海港淤淺后最為顯著。

         

          平溪鄉

         

        土地面積

        71.34平方公里

        特產

        茶葉(包種茶)、綠竹筍、箭竹筍

        旅游名勝

        萬寶洞、滴水觀音(靈巖寺)、十分景特定、十分瀑布、河灣山莊渡假村、野人谷、華壸等。

         

        該鄉位于基隆河上游,處在臺北縣東北地區。東與瑞芳、雙溪相接、南與坪林毗連、北和基隆、汐止為界、西與石碇相鄰,面積共71.3382平方公里,劃分為薯榔、白石、菁柵、石底、平溪、嶺腳、東勢、望古、十分、南山、平湖、新寮十二個村,全鄉均屬山區,平原稀少,四處層峰翠巒、草木清新,氣候與基隆相似,冬季雨量特多;『由嫌呜灤┤,其間大小瀑布成群,構成特殊景色,風光明媚,為郊游休閑及渡假的最佳去處。

         

          雙溪鄉

         

        土地面積

        146.25平方公里

        特產

        山藥薯

        旅游名勝

        雙溪八景:南天花苑、蝠山遠眺、苕谷觀瀑、溪消夏、貂山春色、圣寺鐘聲、嶺頭觀日、虎豹清潭。

         

        雙溪鄉位于臺灣東北角,東鄰貢寮鄉,西連平溪及坪林鄉,南接宜蘭縣頭城鎮,北與瑞芳鎮相靠,距基隆港30公里。全鄉面積146.2484平方公里,計12村244鄰,現有人口近萬人。


          該鄉因有平林、雙溪兩大溪流匯合而得名,四境青山環繞,蒼巒連綿起伏,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在詩人筆下的“雙溪八景”,名聞遐邇,頗具發展觀光旅游事業的價值。


          該鄉自前清乾。矗赌辏ǎ保罚福玻└=ㄊ≌闹莞L泰人連元喬,率眾自大陸渡海來臺拓墾至今已200余年,昔日即曾以“頂三貂(雙溪),下攏橋(恒春)”而聞名全島,鐵路未開通前是臺北宜蘭間的重要驛站,來往商旅必泊之地,文化、經濟盛極一時。近20年隨著礦業沒落,農業式微及社會型態變遷,人口嚴重外流。該鄉自古民情淳樸,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而今公路四通八達,且天然風景優美,空氣新鮮,溪水清流,是理想的居住環境及休閑旅憩的去處。

         

          貢寮鄉

         

        土地面積

        99.97平方公里

        特產

        澳底地區以海產聞名,海產又以九孔為著。

        旅游名勝

        寮公(抗日紀念碑)、草嶺古道(虎字碑)、三貂角、桃源谷、福隆海水浴、龍內營區、,皆是戲水駕舟避暑游覽的好所在。

         

        該鄉處于臺北縣最東端,大多為丘陵山地區,地形內容豐富,頗富山海之美,因位居臺灣省東北隅,故冬季雨量豐沛。


          該鄉以農漁人口為主,居民大多世居,民風純樸,個性保守,因為核四廠的設置,帶給鄉民前所未有的沖擊,至目前猶余波蕩漾。


          鄉內鮮有工商業活動,財源拮據,一切建設及文化活動的推廣,皆需仰賴上級補助,歷任鄉長皆是在捉襟見肘之下,竭力建設貢寮鄉。

         

          金山鄉

         

        土地面積

        49.21平方公里

        特產

        紅心地瓜,芋頭,茭白荀等

        旅游名勝

        金山海、獅頭山、金山青年活中心

         

        該鄉位于臺灣最北端,東北面臨臺灣海峽,東南接萬里鄉,沿海傍山與石門鄉為鄰。該鄉開拓乃起源于清康熙時,以金包里街為中心開始發展。在日據時代當地稱為金包里堡。1920年金包里改稱金山,一直沿用至今。該鄉農業生產仍占有相當比例,F今由于青年都往都市發展,人口年齡老化,使該鄉對醫療設備需求大,故目前已成立財團法人北海岸金山醫院籌備處。

         

          萬里鄉

         

        土地面積

        63.38平方公里

        旅游名勝

        野柳景特定、海洋世界、翡翠海水浴、萬里海水浴場

         

        萬里鄉以昔日萬里加投莊而得名,光復后改制,廢莊為萬里鄉,隸屬臺北縣基隆區。19508月廢區由臺北縣直轄,該鄉位于臺灣省北部,東北濱太平洋、東南與基隆接壤、西南與陽明山、汐止毗連,西北與金山為鄰,海岸線全長11公里,總面積63.2766平方公里,境內瑪煉、員潭二溪橫貫,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得天然之趣,林壑之勝。

         

          烏來鄉

         

        土地面積

        321.13平方公里

        特產

        溪產福山魚(苦花魚)及高冷地區養殖成功的紅鱒魚

        旅游名勝

        烏來溫、烏來瀑布、空中纜車及云仙樂園、山地歌舞、游仙峽、天然奇異

         

        該鄉轄內群山巍集,濕氣洋溢,冬季雨多于晴,東隔阿玉山與宜蘭縣三星鄉為界。對外有新店客運公司班車通達臺北市,全距27公里,孝義、福山有通路可通行但無班車。


          該鄉現有衛生所一所,村衛生室四所,轄內除衛生所外,并無私人診所或醫院。在教育文化方面,有初級中學一所、小學一所,山地文化設有烏來山胞公司附設山地歌舞劇團及山地文物館供海內外觀光客觀賞。


          都市建設以烏來村為中心,沿烏來街瀑布路、環山道路為主要發展區。重要商業以觀光藝品店為主,有百貨、旅館、飲食、山產、山地藝品等。

         

         

         
        編輯:賀晨曦    
         
        圖片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