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與青春共舞:寫在深圳大運會開幕前夕
時間:2011-08-12 17:12 來源:新華網
南海之濱,深圳灣畔,大運中心“水晶石”和開幕式場館“春繭”在藍天白云下熠熠生輝,遙相呼應。
8月12日晚,被喻為中國改革開放“窗口”的經濟特區深圳,將打開“世界之門”,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運動員,拉開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序幕,奏響世界青年狂歡的序曲。
這里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這里是年輕人追逐夢想的熱土。深圳的大街小巷,處處花團錦簇,深圳大運會會徽“歡樂的U”及吉祥物“UU”的形象遍布全城,青春洋溢,整座城市正在以最飽滿的熱情翹首以盼。
大運會來到深圳,是激情和歡樂的碰撞,是特區與青春的共舞,是夢想和未來的相約。
點燃青春 點燃激情
2007年1月17日,深圳如愿獲得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承辦權。當時,既缺乏舉辦世界級重大賽事經驗,也并非大學云集之地的深圳,能否辦好大運,備受關注。
然而,這里卻是年輕人向往的地方,如同沒有圍墻的“大學”,來自五湖四海的無數年輕人在這里揮灑青春、收獲歷煉、放飛夢想……
大運的到來點燃了這座青春之城。深圳大運會的籌辦過程,由此打上了鮮明的“青春”烙。簭拇筮\口號征集到開閉幕式設計,從大運火炬設計到火炬傳遞方式選擇……無不以年輕人為主體,無不綻放著青春的瑰麗。
深圳大運執行局成立之初,大部分成員是“80后”,盡管缺少經驗,但憑借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勇往直前的創造精神,他們高效地完成了各項籌辦工作,“80后”辦大運正在成為現實。
深圳大運會吉祥物征集活動結束時,收到國內外2007份參評作品,創作者中年紀最大的70歲,最小的只有9歲,其中在校大學生占70%。在這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設計之都”的城市里,年輕人是大運會創意設計的主力軍。
參與大運會開幕式表演的數千名演員中,將近90%是在校大學生。據深圳大運會開幕式執行總導演楊嶸介紹,大運會主題歌將由在校大學生演唱,開幕式上的群體演員和個體演員絕大多數都是普通大學生,“各個代表團引導員的服裝,都是由深圳大學的學生利用從世界各地征集的大運海報的元素設計的,每一套都各有特色”。
大運會期間,共有818座大運U站遍布深圳的大街小巷和各個場館,為運動員、游客和市民提供服務,而U站內的志愿者多數都是大學生。作為創立了中國內地首個義工聯的城市,深圳80%的大學生和20%的市民投身大運志愿服務。
今年前來出席大運會代表團團長大會的國際大體聯秘書長艾瑞克說:“深圳最大的‘不一樣’就是年輕,特別有活力,所以深圳一定會辦出一屆特別吸引年輕人、特別富有朝氣的體育盛會!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