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西方文化擴張!別忘了自己的節!”5年前,曾有10位博士這樣發起聯名倡議。中國人喜歡過洋節,卻忘記了傳統節日怎么過,當時似乎成了社會文化難以逆轉的發展趨勢——當然,那時還沒有微博。轉眼到了2012年春節,當網友們在春節里拿起手機織微博時,發民俗、轉民俗、議民俗,儼然成了新的風尚。有網友感慨的說,現在才知道傳統民俗里,有這么多好玩的東西!
好熱鬧:
元宵引來微博800萬
元宵,今天來了。就在昨天的新浪微博上,“元宵節”這個話題,以霸氣的800萬條討論數,遠遠拋離眾多其它熱點話題!霸澰诔啥颊過?”,這個話題也順利登頂成都本地話題榜。媒體們,紛紛介紹起元宵的習俗;商家們,抓緊時機搞起宣傳促銷;網友們,更是七嘴八舌的出謀劃策,微博上好不熱鬧!
《中國新聞周刊》昨天在自己的新浪官方微博上介紹元宵民俗:“元宵是個浪漫的節日,是古代未婚男女結識對方的日子。舊時女孩不隨意外出,但元宵節可以結伴出游,未婚男女正好借賞花燈為自己物色對象!边@條微博很快引來包括名人薛蠻子在內近2000網友轉發,幾乎是其他微博轉發量的十倍!缎驴靾蟆吩隍v訊官方微博上發布“農歷正月十七月最圓,龍年元宵最圓時刻出現在2月8日清晨5時54分”的消息,引得關心賞月時間的網友超過7000次轉發。
在新浪微博的“微活動”頁面一搜索,出來798條結果,賀元宵、送好禮,商家們抓住時機搞活動,并紛紛在說明中介紹起元宵民俗。
“元宵節你還放不放煙花?”,“元宵節你們吃什么?”,“今年元宵節買龍燈還是兔子燈?”元宵話題占領了新浪微博的“微投票”。不過最有趣的一個熱門投票還是“元宵和湯圓是一種東西嗎?”,參與的將近4000網友看來也很糾結,53%的網友支持“是”,47%的網友支持“否”。
謝微博:
推動傳播民俗回歸
2006年時的西方傳統圣誕節,來自北大、清華、人大和中國科學院等名;蚩蒲袉挝坏氖徽軐W或教育學博士發出聯合署名倡議書,號召網友慎對圣誕節!爸袊膫鹘y節日文化是不是已經落伍了?”在社會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而在網絡進入微博時代后的2012年春節,傳統民俗在微博的助力下,又悄然回歸。
民俗學家艾君在自己的新浪博客里說:“節日是永遠屬于年輕人的,沒有年輕人就不會有節日的氣氛和文化氣息!彪S著微博在年輕人里的流行,傳統民俗文化,借助著微博的強大傳播力,重現出生命力。網友“CLING小姐”就說:“迎財神,送窮鬼……原來還有那么多好玩的東西!本W友“馮小炬”感慨道:“真要謝謝微博了,還起到傳播民俗文化的巨大作用啊,不然可都失傳了!”
微說民俗
官微介紹
“大年初一的講究:早晨,開門大吉,宜放爆竹……”,“大年初二俗稱迎婿日。這天,出嫁的女兒和丈夫一起,帶著兒女回娘家拜年……”,“今天立春,立春的時候,成都人有吃春卷的習俗……”從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成都發布”,到“看金!、“武侯發布”等成都各區縣的官微,民俗介紹都成了微博的重要內容,轉發都有幾百次。除了政府官微外,各媒體官微里,介紹民俗的內容都越來越火。
網民熱議
春節期間,騰訊微博中的“年俗”話題,就達到近4000萬條,各地一些幾乎被人遺忘的舊風俗,也在微博中重新傳播起來!侗I墓史記》作者倪方六就在自己的騰訊認證微博里告訴大家:“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生日,所以過去家家戶戶供財神不用豬頭,而用羊頭,寓意吉祥;還一定會供魚,表示有余!敝袊嗣翊髮W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孫玉棟在自己的新浪認證微博說“山東老家的習俗,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要吃面條”。而河南網友“美子Darling”則向大家介紹說:“我們這里,不過完初五不能喝稀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