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歸皓月亮,花綻春光妍。今年的正月十五不一般,據專家透露,今年元宵節將出現“三兔齊賀”的有趣天文歷法現象。在這個不一樣的特殊日子里,中國各地以各種方式歡度元宵佳節,如賞花燈、猜燈謎、舞獅子、踩高蹺、迎紫姑等。那么,與我國相鄰的其他亞洲國家是否也有元宵節呢?如果有,他們又是如何過的呢?
韓國 不吃元宵吃五谷
在韓國,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個“十五”,被韓國人稱作“大十五”,或者“大望日”。但是和中國不同,他們在這一天并不吃元宵。當天,韓國人會早早起床,吃核桃、花生、松子、栗子等干果。據說,這樣可以防治皮膚病。
此外,在韓國,正月十五又是吃五谷飯和干菜的日子。五谷飯是用糯米、高粱米、紅小豆、黃米、黑豆等雜糧混合到一起做成的飯。吃五谷飯也是為了在谷物減少的冬天補充營養,寄托對健康和豐收的希望。與五谷飯一起吃的干菜是用前一年秋天晾干存起來的茄子干、南瓜干、蘿卜葉、山野菜等做成的。據說正月十五吃干菜可以保證人們在新一年中不中暑,同時也是為了調理胃口。另外,在正月十五,韓國人還要喝“清耳酒”,這種酒也不是某種特殊的酒,而是指正月十五早晨要喝一杯不加熱的韓國清酒,祈愿新年不患耳疾,而且一年到頭聽到的都是好消息。
與此同時,在韓國的農村,還保留著一些正月十五的傳統慶;顒。比如說,“焚燒月亮屋”許愿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風俗之一。在正月十五的月亮下,人們點燃用小松枝堆成的“月亮屋”,一邊賞月一邊來許下新一年的愿望。正月十五這一天,人們還做一些游戲,來放松心情。踩橋是韓國婦女們的游戲。幾十名婦女彎腰排成長隊,后面的人抱住前面人的腰,形成一座長長的人橋,從隊尾的人開始按著順序從人橋上踩過去,下來后再彎腰搭成新的人橋。
日本 中華街里賞花燈
相比韓國人的重視度,元宵節對大部分日本人來說還比較陌生。不過在日本的一些華人華僑聚集地區,比如池袋,會有一些專門出售中國食品的商店,每逢傳統佳節這里也會有一些節日食品出售,如元宵。不但當地的華人華僑可以一飽口福,一些日本人也可以光顧這些商店,來嘗一嘗中國的節日美食。
此外,每逢元宵節的時候,日本的中華街非常熱鬧。如橫濱中華街每年都會舉辦元宵節賞花燈的活動,一些當地的華人華僑都會前去湊一湊熱鬧。賞花燈的活動大概在傍晚時候就會開始,整條街上都被裝點得五彩繽紛。而中華街也一改往日的喧鬧氣氛,給人的是一種美輪美奐的感覺。其間還會穿插一些舞龍舞獅和傳統舞蹈的表演。一些日本人也不禁被這樣的節日氣氛所感動,大呼“美不勝收”。
東南亞 舞獅巡游奏南音
東南亞不少國家的華人比例都很大,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為例,新加坡的華人占了總人口的75%以上,而馬來西亞的華人占了本地人口的25%。由于這兩個地方的華人祖先大都是從中國廣東、福建等南部地區移民過去的,因此這些地方的華人都保持了中國南方地區的習俗。在元宵節這個華人的傳統節日,當地華人的過年習俗在保持各自傳統的同時經過和當地文化的融合發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過年習俗。
新加坡福建會館3年前就開始在元宵節舉辦熱鬧的“踩街”活動,今年也不例外。福建會館今年的元宵“踩街”活動也邀請了中國南少林龍獅文化協會、新加坡本地南仙龍獅體育會和湘靈音樂社前來助陣,表演精彩的武術、舞獅和演奏南音。
在馬來西亞,當地華人慶祝新春的活動從正月初一一直持續到元宵節,年味十足。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商業區和飯店都掛上了大紅燈籠和年畫,中國城張燈結彩,人流如潮。到了晚上,所有的燈籠萬盞齊明,看上去很是壯觀。在旅游城市馬六甲,還會舉行亮燈儀式、書法比賽等活動,整個城市充滿濃濃的中國氣息。
在印尼西加里曼丹省的山口洋,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文化活動舉行。巡游活動不僅吸引了擁有20萬人口的山口洋市民傾城出動,而且招徠了全國各地乃至不少國家觀光客,可謂盛況空前。元宵節大巡游是山口洋華人系列春節慶;顒拥闹匾M成部分,也是最高潮的活動。從農歷大年三十開始,山口洋華人就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舉辦一系列文化演出活動,每天一場,參加演出的文藝團體除了占當地人口62%的華族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個民族藝術家。但元宵節巡游唱主角的是山口洋和來自十里八鄉的乩童表演。百多年來,這種獨具特色的表演代代相傳,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