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內蒙古的羊肉、臺灣的糕點、法國的紅酒……南北貨齊聚,東西方美味皆有。明天就是除夕了,南京的年貨市場熱度依然不減,連路途較遠的江寧上坊的綠色年貨展也吸引了大量市民驅車前往。據不完全統計,本月以來全城就有7場“年貨大集”,場場爆滿。
南京人都忙些啥年貨?記者連日來探訪多個年貨大集發現,來自臺灣的年貨在各個展銷會上都大受追捧。
咸貨類傳統年貨受冷落
蘇果、沃爾瑪、金潤發、家樂!考掖蟪卸紨[出了“年貨大街”,臘腸、風雞、火腿等各式咸貨一應俱全,酒水、飲料等都是整箱供應。走進江蘇展覽館、國展中心等地舉辦的年貨展銷會,這里幾乎成了“小吃展銷會”,供應的年貨絕大多數是吃的。多數展臺都提供試吃,展館里各種食物的味道混在一起。
“雖說現在不缺吃了,但年貨還是以‘吃’為主!蔽譅柆敵幸晃蝗耸扛嬖V記者,不論花樣怎么變,食品類年貨都是各個賣場的主打商品。
不過,不同種類的食品年貨銷售情況并不一樣,像咸貨、炒貨這種食品柜臺前,購買的市民并不是很多,倒是袋裝休閑食品、營養品柜臺前人頭攢動。正在金潤發超市整箱購買袋裝鴨肫的胡擁軍老先生告訴記者,過去買年貨主要是指炒貨、咸貨,因為那時年貨少,這些東西耐儲存,備著過年吃!艾F在不一樣了,大年三十出門還能買到東西,用不著‘囤’年貨了,而且咸貨吃多了也不利健康,所以就多給孩子們買點袋裝小零食吃吃!彼f。
不僅超市的年貨大街如此,在年貨展銷會上也是這樣。咸貨不是很受歡迎,倒是新鮮的“內蒙古羊肉”受追捧。新鮮水果取代了蜜餞,袋裝核桃仁取代了散裝炒貨。
盡管以咸貨為代表的傳統年貨風光不再,但煙酒類傳統年貨依然緊俏。在多家大超市,煙酒商品的結賬柜臺前都排起了長隊。
臺灣年貨受市民追捧
鳳梨酥、高粱酒、牛奶蜜棗……單從品名看,這些貨品沒什么特殊的。不過,在國展中心、農副產品中心的年貨大集上,這些商品因為產自臺灣,受到市民的追捧。
如小蘋果大小的牛奶蜜棗,又脆又甜,吸引了大量市民。試吃的、選貨的、打電話招呼親戚來買的,大家擠在一起,很是熱鬧。
拖著一輛四輪小拖車選購年貨的朱俊生先生老家在湖北,明天就要開車回家,特意來買點年貨!斑@些臺灣年貨在我們那邊是買不到的,帶回去給我的父母吃,讓他們也嘗嘗臺灣味!
與朱俊生一樣,不少市民都是帶著品嘗“臺灣味”的心態來買臺灣商品的。農副產品中心辦公室主任沈家安告訴記者,南京人追捧臺灣商品已經有“傳統”了。去年9月在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臺灣名品交易會,火爆程度出乎主辦方的意料,也讓不少臺灣商人大喊“貨帶少了”。因此,今年的年貨展銷會,400個攤位有1/10都是留給臺灣商品的。從銷售情況看,都很受歡迎。
在河西萬達廣場,一家專營臺灣商品的商店生意也是出奇好。店主說,其實,這些商品并不是完全針對春節的,但現在年貨概念廣泛,只要是過年消費的商品都是年貨。臺灣商品的特色是新鮮水果,但一些休閑食品即使大陸也有,也同樣受到歡迎。
不少外地人來寧辦年貨
這兩天,新街口的交通呈現“單向擁堵”現象,在一定時間段,進入新街口方向的車輛明顯比反向的多,原因是大量市民特別是外地人駕車涌入新街口買年貨。
在正洪街附近一個地下停車場,記者粗略數了數,至少有1/5的車輛掛的是外地牌照。值守保安說:“都是來買東西的!
與南京人辦年貨以“吃”為主不同,外地人來南京辦年貨都是穿的和用的。進入新百、中央等商場,各種優惠活動讓人眼花繚亂,服裝、鞋子、首飾柜臺都擠滿了人,不少人都是“組團”逛柜臺。
來自馬鞍山的劉女士跟妹妹兩家人開車來南京,就是沖著新街口打折商品來的!肮渖虉鲑I衣服也是辦年貨哎,過大年,穿新衣嘛!眲⑴啃呛堑卣f。
不少年貨大集都要開到大年三十,年味兒就在這繁忙熱鬧的年貨大集上越發濃郁起來。 本報記者 徐濤 本報實習生 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