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作為一種文化,一種民間藝術,自然也有它的
流派。我國地域遼闊,風箏的種類、樣式繁多,千姿百態,風箏的特色與地域文化
息息相關。
。、濰坊風箏
今日的濰坊風箏藝術品種繁多,形成了不同體系和流派,大致分為三種:
傳統民間派,傳統藝將派,現代創新派。
其特點:前兩種流派表達了一種理想和愿望,風格粗獷,不矯揉造作。
后一流派造型簡潔、明快、精致巧妙!
。、北京風箏
北京風箏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記載。。近人沈太侔《春明采風志》載:“常行
沙燕,一尺以至丈二,折竹結架,作燕飛式,紙糊,繪青藍色,中按提線三根,大
者背著風琴或太平鑼鼓,以索繞,順風放起,晝系線條,夜系紅燈,兒童仰首追逐,
以泄內之積熱,蓋有所取意也。三尺以上,花樣各別,哪咤、劉海、哈哈三圣、兩
人鬧戲、蜈蚣、鲇魚、蝴蝶、蜻蜓、三陽開泰、七鵲登枝之類。其最奇者,雕與鷹
式,一根提線翔空中,遙睹之,逼真也!北本╋L箏基本形式有硬翅、軟翅、排子、
長串和桶形五種。
。、天津風箏
天津風箏也是很有特色的風箏流派之一。天津風箏的制作技術,歷史悠久,工
藝精湛,對天津風箏制作技術做出重大貢獻的,是已故風箏藝人魏元泰。
以“風箏魏”為代表的天津風箏,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細。是民間工藝的
珍品。
。、四川風箏
主要流傳于成都、綿竹等地,半印半畫,先在紙上印好人物或動物形象的墨線
輪廊,糊在骨架上,再用紅、黃、藍、綠等水畫粗粗刷幾筆,顯得瀟灑流暢。風箏
以大為貴。有一種“羊尾巴”風箏,形制小且無裝飾,三五個串在一起,放飛時搖
搖擺擺,如羊群擺尾;還有一種T形風箏,也許別處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