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湖湘考古
         
        湖南考古發現一粒1萬兩千年前的栽培稻

          時間:2007-07-07 16:05    來源:     
         
         

          新華網長沙電 (記者 明星)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長袁家榮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稱,湖南省道縣的玉蟾巖遺址出土了一粒被證明是1萬2千年前的古栽培稻。這一重大考古發現表明,玉蟾巖遺址在世界稻作農業文明起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袁家榮介紹說,“這次考古發掘工作發現了栽培水稻和陶片。水稻一共發現了6粒,而陶片只有一小片。這枚米粒出土在陶片下面的地層,距離地面1米多深,可以肯定是古代的稻谷。估計是1萬2千年以前,屬于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時期的栽培稻,甚至有可能更早!庇耋笌r遺址發現古栽培稻,是“中國水稻起源考古學研究課題”取得的一項重要考古成果。除了湖南省考古研究所以外,課題組的合作單位還包括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哈佛大學人類學系。中國農業大學、以色列衛茨曼科學院,美國波士頓大學,美國畢士博博物館等科研單位的專家也參加了課題研究。

          袁家榮對記者說,1993年、1995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曾先后兩次對這個遺址進行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的舊石器向新石器時期過渡的文化遺物,如石器、棒器、動物骨頭殘骸、種子,最重要的是當時發現了栽培水稻的谷殼標本和陶器。

          袁家榮說:“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標本,是研究農業起源重要的材料!

          玉蟾巖遺址被湖南省道縣當地人稱呼為“蛤蟆洞”。這個洞穴西北方向有個開口,洞口有石刻“玉蟾巖”。洞口離地面5米多高,大廳寬13米,深7米,面積約100多平方米。
         

        (來源:新華網)

        編輯:輕晨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