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肇始于中國,本是人們為紀念孔子興建的非禮制廟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逐漸演變成封建朝廷為祭祀孔子以顯示推崇儒學的禮制廟宇。
七世紀以來,由于受孔子思想和中國政治、文化制度的影響,中國周邊國家越南、朝鮮、日本、琉球(今屬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興建了許多禮制孔廟。18世紀以來,隨著孔子思想的對外傳播和華人的外移,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的其他國家也出現了許多孔廟。全盛時期,世界上共有孔廟3000多座,其中禮制孔廟2000余座,是世界上最多的禮制廟宇。
中國最早的孔廟是由孔子的故宅改造而成的?鬃尤ナ篮,魯哀公親致悼詞,并命立廟祭祀?鬃庸示映蔀槭澜缟系谝蛔讖R,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名人紀念館。
禮制孔廟大多建于學校內,其布局形式有前廟后學、左廟右學、右廟左學三種?讖R主要建筑有大成殿、東西兩廡、大成門(戟門)、欞星門、崇圣祠(啟圣祠)等。除曲阜孔廟九進院落外,大多為三進。
除禮制孔廟外,中國還有許多未納入國家祀典的孔子的非禮制廟宇。主要是孔子后代的家廟、孔子曾經活動過的地方所建的紀念廟宇和書院內的祭祀廟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