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泉清真寺位于平安縣洪水泉鄉洪水泉村,始建于明代,后以清乾隆年間最大一次擴建形成現在規模。整個寺院占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由照壁、山門、喚醒樓、大殿、學房等建筑組成,該寺在建筑風格上大量融合了漢、回、藏等民族的建筑風格及特點,而且大量應用了“菊竹梅蘭”、“二龍戲珠”、“吉祥八寶”、“暗八仙”、“琴棋書畫”、“鳳麟呈祥”、“五蝠(福)捧壽”等反映宗教民族的吉祥圖案。
在洪水泉清真寺中,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同時出現,這在我國伊斯蘭教寺院中實屬罕見,這是民族團結的象征,也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該寺院設計獨特,飛檐斗拱,工藝精湛,建筑宏偉,尤以磚雕、木雕圖案最為精美。該寺是青海境內乃至我國西北地區現存修建最好的古代清真寺之一,現為青海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