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丹東日報》第五版“社會關注”刊登丹東日報記者于雅倩跟隨臺屬鄭樹山體驗“打野”的經歷,題目是《體會到了鄭樹山的辛苦》,全文摘錄如下。
得知鄭樹山老人與“野廣告”作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記者決定跟隨體驗一番。
7月23日早上,天空下起了小雨,但鄭老依然走出家門,像往常一樣到社區巡視一圈。途中,鄭老高興地對記者說:“最近,市內的‘野廣告’明顯少了啊!弊咧咧,鄭老就發現了“目標”。隨即,回家換好“工作服”,再拿上裝著半公斤多涂料的小桶,按原路返回。
來到于家小區二社區附近時,雨已經停了。老人推著自行車,在院落里走走停停,見一個“野廣告”就消滅一個,從不嫌麻煩。老人一邊涂一邊氣憤地說:“這幫人無孔不入呀,真是太狡猾了!
轉至24層樓旁的一個食雜店,鄭老在側墻上發現了“野廣告”?墒,墻邊隔著一堆與腰際平行的障礙物。因無法正常涂刷,老人便四下找棍子,又跟食雜店里的中年男子說:“能給找根繩子嗎?”中年男子爽快拿來,還主動幫著把刷子捆到棍子上,老人由衷道謝。
又刷掉幾個地方的“野廣告”,前后不到倆小時,老人就用光了桶里的涂料。此刻已近中午,老人回家弄點飯吃,休息一會兒,下午1:30,又提著小桶上街了。
在縣前街,鄭老發現一棟位于約1.5米高護坡臺上的居民樓墻上有個“野廣告”。見地勢較高,不易攀爬且有危險,記者就勸老人不要上去了,但他并未理會。此時,老人恰巧看到護坡旁有一個約80厘米高的臺子,于是,邁著蹣跚的步子,小心翼翼地經由臺子爬上了護坡。消滅“野廣告”后,又艱難地退了下來,看著直叫人捏把汗。老人說:“當天發現就要當天消滅,不然‘野廣告’會在此蔓延。
涂刷“野廣告”過程中,不時有人投來好奇的目光,但老人并不在意。有居民說:“寫‘野廣告’這幫人就是手賤,街上弄得多難看呀!倍崢渖嚼先藚s不辭辛苦,日復一日除掉這些散落在城市間的污點。面對一個80多歲老人的“打野”行動,那些作踐城市美的人,理應感到汗顏。 (丹東臺辦 雷育才摘自《丹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