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首頁-專題-文化·教育-五洲同慶中國春2009-五洲共迎春-美洲
             
            紅燈高掛春聯俏銷 春節將近紐約華埠賀歲節目多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日期: 2009-01-23 14:01

             

                紐約華埠街頭到處張貼著“新春大游行”和“新春炮竹節”的宣傳海報,廣為告知著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賀歲節目即將開始。(崔國萁 攝)
             
              據美國《明報》報道,紅燈高掛、春聯俏銷、年貨旺賣,紐約華埠到處是節日的景象、新春的氛圍。而即將開始的一系列賀歲節目更是豐富多彩,讓僑胞們快快樂樂過大年。
             
              每年華埠的新春重頭戲是新春大游行和炮竹文藝大匯演,每年舉行這兩個活動時,華埠都是萬人空巷,今年也少不了這兩個賀歲節目。由繁榮華埠總會和美國福建同鄉會聯手舉辦的第七屆新春炮竹文藝大匯演,還是大年初一(26日)正午12時舉行,但地點移至羅斯福公園131初中旁(堅尼路交科西街)。

              由該兩家主辦機構舉行的新春聯歡頒獎餐會將于1月30日(初五)晚上7時在華埠勿街的喜萬年酒樓舉行,將為新成立的文藝組籌款,歡迎民眾踴躍購票捧場。

              進入今年的新春愛心大游行文藝節已是第十屆,時間為2月1日(初七)下午1點開始,游行隊伍從勿街夾喜士打街起步,沿勿街、且林士果廣場、東百老匯、亞倫街、格蘭街,最后走到格蘭街交科西街的羅斯福公園,組委會提醒民眾最佳觀看點是亞倫街。當天的文藝表演也在羅斯福公園舉行,時間為11時30分至下午3時30分。

              由美國福建公所主辦的美東華人第五屆慶元宵活動將于2月9日在華埠東百老匯舉行,屆時不僅紅燈高照,還有猜燈謎、文藝演出、禮品贈送以及大抽獎活動,每年舉行時,民眾都是趨之若鶩。

              而今年中華公所的金牛賀歲節目也十分精彩,從22日(周四)下午2時開始,州長帕特森、市長彭博、曼哈頓區區長斯靜格等政要代表將送賀詞到中華公所向僑胞們拜年。23日(周五)下午州議長蕭華來華埠為僑胞拜年。24日(周六)下午1至4時,美洲中華書法學會的書法家們將即席揮毫,為僑胞們寫新春對聯。

              而大年初一(26日)下午1時,中華公所中山紀念堂舉行以表演為主的春節慶祝會,華僑中文學校的師生將呈獻8個精彩節目,有兒童合唱表演《農家樂》、《彩球舞》、《西藏舞》、《魯冰花》、《春曉》等。

              自27日至4月11日,華埠的新春匯演開始, 15個團體將輪番獻名曲做表演,包括合唱、粵劇、京劇,免費對民眾開放,地點在紐約中華公所中山紀念堂。(崔國萁)
             
            編輯: 李典典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