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瑪頓珠的父母曾是帕拉莊園的朗生,作為朗生的后代,米瑪頓珠也逃不過命運的束縛,F年74歲的米瑪頓珠從13歲起就做了朗生,朗生的生活成了他痛苦的回憶。
據米瑪頓珠回憶,當時,帕拉莊園的14戶朗生全部住在莊園對面低矮、陰暗、潮濕的朗生院里。米瑪頓珠一家三口擠在一個約5平米大小的房間里,一個土坯臺就是“床”。
資料圖片:這間低矮、陰暗、潮濕的土屋是米瑪頓珠老人當年的“家”。房間里一個窄小、堅硬的土坯臺是當年米瑪頓珠和家人睡覺的地方(2008年4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在我沒有做朗生之前,一天的口糧只有父母省下來的一小勺(大約2兩)糌粑,而且是最劣質的。如果父母的口糧沒有了,我們就只有去莊主家討要,莊主心情好或許給一點,心情不好還會挨頓揍。等到我13歲時作了朗生,每個月才有一斗(大約26斤)糌粑和一壺發酸的酒!泵赚旑D珠說。
有一件事到現在都讓米瑪頓珠記憶猶新。按照莊園里的規定,朗生只能住在朗生院,工作的房子里是不能休息的。當時還很小的米瑪頓珠,有一晚在裁縫室里工作太晚就在里面睡著了,第二天他就被莊主狠狠地打了一頓。米瑪頓珠的眼淚不禁流了下來,他說:“當時我被打得好多天都不能下床,只能躺在床上!
在那個年代,一旦做了朗生,就會世代擺脫不了這悲慘的命運。曾是朗生的他們在過去不奢求任何東西,只愿在死前能吃一頓飽飯。民主改革后,帕拉莊園朗生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祖祖輩輩做朗生的他們第一次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屬于自己的住房,翻身農奴第一次有了最基本的人權。
1959年,米瑪頓珠搬進了帕拉莊園,而以前欺壓他們的管家們則搬進了朗生院!爱敃r我們4戶分了一頭牛、500畝地。我當時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國家干部,先后做過江熱區的區委委員、光明鄉的黨支部副書記和光明鄉的鄉長。我真真正正成了自己的主人!泵赚旑D珠笑著說。
朗生的生活變了,朗生后代的生活也變了。米瑪頓珠有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還有七個孫子、外孫。兒子普窮是江熱鄉小學的一名教師,有兩個女兒都在做生意,就連他的孫女現在也成了一名人民教師。
資料圖片:米瑪頓珠老人在昔日帕拉莊園門前(2008年4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如今,米瑪頓珠已經搬進了400平米(占地面積)的新樓,房子里的家電是一應俱全,一樓的倉庫堆滿了糧食,在院子里的牲畜欄還有10頭牛、8只羊。他說,“我們全家養牛、養羊、種地、打工全年的收入有3萬多元,家里還買了拖拉機,現在我的生活非常幸福,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保惲 涂顯鋒 王杰 王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