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企業起跳
“真正的營銷是創造顧客!标兾黜旣準称酚邢薰究偨浝眈R恒光說。
頂麥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亦位于中國茯茶發源地——陜西省涇陽縣,占地126畝,建筑面積2萬余平方米,總投資5000余萬元,企業資產1億多元,現有職工300余人。
目前,頂麥食品已銷往北京、東三省、山東、山西、河南、新疆、青海、內蒙、寧夏、甘肅等省市,并在北京、蘭州、西安、濟南、烏魯木齊等大中城市設立辦事處或分公司。
而如今,由頂麥食品有限公司投資近3000萬的陜西怡澤茯茶有限公司正在建設當中,產品預計會在國慶節前后上市,年產量將達3000噸。
“這是我們的第一階段投資,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后,我們還將進行第二階段的大規模投資!瘪R恒光說。
他介紹,由于食品的季節性特點,一年總有兩三個月處于半停產狀態,茯茶的生產恰好能夠讓這幾個月時間充分利用起來。
“目前,涇陽茯茶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不像湖南那些地方的市場化運作已經很成熟。但是,他們都是將茯茶作為補充產品,更沒有上規模的專業化茯茶生產企業。這對于我們來說,不失為一種機會!瘪R恒光說。
對于涇陽茯磚茶的發展,馬恒光認為,在政府規范引導的前提下,企業主應保證產品質量,掌握一定的經營手段、營銷思路,還要有長遠的目光。
西安市營銷協會執行會長、西安盛邦營銷技術服務公司首席咨詢師周戰鋒建議,對于沒有營銷能力和銷售渠道的茯茶企業,政府可組建一個銷售公司或者交由有相關銷售經驗和渠道的銷售公司代理。
“我們計劃建立涇陽茯磚茶生產園區,并建茶飲一條街,重現當年的鼎盛風貌!敝苈尻栒f。
歷史悠久的涇陽茯磚茶
涇陽茯茶產生于宋代,涇陽茯磚茶成名于明朝,興盛于明清至民國時代。
歷史上,茯茶西運主要靠駱駝馱、馬載,銷售后,回來帶的主要是蘭菸,甘、寧、青的毛皮、藥材、香料、珠寶等;南茶北運涇陽后,回去主要帶有在涇陽改制的蘭州水煙和在涇陽加工好的皮貨、中藥材和涇陽產的硝鹽及棉布。
至明清民國時期,商品生產和商業貿易進一步擴大,過涇茶葉量不斷增大,茶葉西去運輸問題突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增加運量,茶商設法改進茶葉包裝,壓縮茶葉體積,開始筑制磚茶,隨之誕生了“涇陽茯磚茶”。
這一時期也正是涇陽茯磚茶發展的鼎盛時代!稕荜柨h志》載:“清雍正年間,涇邑系商賈輻輳之區”。在涇陽境域商號131家。其中經營茯磚茶的商戶門店達86家,每年每家約300-500噸。當時涇陽茯磚茶除銷往西域各地外,更遠銷至俄國、西番、波斯等40余國家。據盧坤《秦疆治略》記載:“涇陽縣官茶進關,運至茶店,另行檢做,轉運西行,檢茶之人,亦有萬余!睕荜柨h城及周邊的茶行、茶莊、作坊、茶商號林立,熱鬧非凡。白天人潮如海,車水馬龍,夜晚燈火通明,歌舞升平,好一派繁榮景象。
1873年前,茶商內部分為東西兩柜。東柜為漢族,西柜為回族。到1873年后,陜甘總督左宗棠改引為票后,有意扶持湖南人,涇陽增加了南柜(全系湖南人)。是為涇陽茶商最盛時期。
新中國成立之初,涇陽縣成立了人民茯茶廠,生產茯磚茶,起初茯茶廠經營不錯,后因原料全靠外進,國家計劃經濟限制較多,加之中央政府要求把加工生產轉移到茶產地。湖南黑毛茶到涇生產成本較安化高,生產逐漸減少,至1958年后絕產。
今天,隨著社會經濟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對傳統產品更加青睞。于是在涇陽大地上,涇陽茯磚茶老商號的后裔們又看到了重振先輩們曾經創造過的“茯磚茶霸業”的歷史機遇,決定開發這一歷史傳統產品。這一進程正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