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西藏歷史的人,都知道舊西藏封建農奴制度是人類社會中最黑暗、最落后、最殘酷的社會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的舊西藏,政治黑暗、經濟凋敝、文化落后、民生困苦。但達賴卻把它描繪成“最美妙最神圣”的制度,稱那個社會是人間的“香格里拉”。
農奴主怕農奴逃跑,強迫農奴帶著鎖鏈勞動。這是一個帶著鐐銬的農奴,赤身裸體干活。(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生活在新西藏的各族群眾,無不為西藏今天各項事業欣欣向榮而倍感驕傲,無不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而達賴分裂集團卻妄言“西藏文化毀滅論”。
事實究竟如何?誰在造福西藏人民?誰在禍害西藏人民?誰對西藏問題最有發言權?
“對這個問題,我們翻身農奴最有發言權。在達賴統治的舊西藏我們連牲口都不如,是共產黨讓我們翻身做了主人!”從舊西藏走過來的藏族老阿媽巴杰的話,最能代表西藏廣大人民的心聲。
對西藏問題,西藏人民最有發言權。
“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的設立,把我們的視野再次帶回到了50年前發生在雪域高原的那場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昔日農奴們的激情控訴,有據可查的詳實的歷史資料,也讓我們對舊西藏的黑暗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今天,流亡在外的達賴雖然不斷宣揚自己所“理解”的平等、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但是卻從來沒有聽到他對舊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及其帶給西藏人民深重苦難的任何譴責。其原因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郝時遠研究員所指出的,就在于達賴的地位和權勢只有建立在封建農奴制基礎上才能得以維持和維護。從中,人們就不難認識到為什么“藏獨”勢力對西藏的發展、對拉薩的繁榮刻骨仇恨,其原因就在于西藏的現代化發展已經徹底摧毀了達賴試圖恢復的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及其存在的基礎。
“精致的謊言”抹殺不了舊西藏最黑暗的記憶。西藏人民今天的好日子是西藏200多萬各族人民共同努力、艱苦奮斗換來的,是中央關心、全國人民支援換來的。誰真正對西藏負責,對西藏人民負責,人民群眾心里有本賬。
經歷了舊西藏黑暗落后的封建農奴制后,獲得解放和新生的百萬翻身農奴最知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他們也絕不容許任何人破壞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木 堇)
舊西藏,百萬農奴的幸福在哪里?
西藏日報:幸福是什么?在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之前,百萬農奴最大的幸福莫過于有一個自由的身軀、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生產生活,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土地、幾頭屬于自己的牲畜,能少一點烏拉差役、少一點剝削壓迫。然而,在西藏民主改革以前,農奴們祖祖輩輩關于幸福的些許憧憬只能在夢中出現——黑暗、腐朽、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將“幸!崩卫蔚貕艛嘤凇叭箢I主”之手,百萬農奴僅僅是“會說話的工具”,毫無幸?裳。
直面歷史,所謂舊西藏是“世外桃源”、“香格里拉”的謊言昭然于世,大可休矣。
舊西藏不是“香格里拉”
人民日報:長期以來,一些人不斷在國際上提出所謂的“西藏問題”,他們將廣大西藏人民的翻身解放、西藏經濟社會的長足發展詆毀得一無是處,把黑暗落后的舊西藏描述成“完全浪漫的”、“享有充分自由”的、世外桃源式的“香格里拉”。甚至一些國際人士也認為,舊西藏是“清凈美妙”的、“無需解放”的。
當西藏“民主改革”這一歷史事件,通過“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重回人們視野時,相信人們對民主改革前的舊西藏,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對把舊西藏描述成“香格里拉”的做法,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民主改革:新舊西藏的分水嶺
人民日報: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民主改革深刻地改變了百萬農奴的命運,成為新舊西藏的分水嶺。分水嶺的那一邊,占人口不到5%的官家、貴族和寺院上層僧侶等農奴主,占有了西藏幾乎全部耕地、牧場、森林、山川,百萬農奴是農奴主的私有財產,可以被隨意買賣和交換,被任意宰割與凌辱。分水嶺的這一邊,從鎖鏈中掙脫的農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人均預期壽命由上世紀50年代的35.5歲增加到67歲,昔日農奴徹底擺脫與“三大領主”的人身依附關系,享受著法律賦予的各項權利。